《水滸獵人》為當代大陸作家時晨所著,講述宋江(及其附從者)的仇人與梁山的叛離者聯合對抗梁山並最終攻破梁山的故事。此書一開始便把北宋末年描寫成一個充滿內憂外患的時代,其中在內部作亂的集團便有「四寇五匪」,「四寇」是指水泊梁山(以宋江為首)、光之國(以方臘為首)、萬獸城(以田虎為首)、正義軍(以王慶為首),「五匪」則是指不庭山(以高勝為首)、敢熾軍(以張仙為首)、夜行者(以孫列為首)、破戒僧(以崔道成為首)、海盜集團(以魚弄潮為首)。在這九派勢力中,梁山是最強大且有嚴密組織的軍事集團,它以各種卑劣手段不斷招攬人才,迫使其他山寨、江湖派別歸附或與其結盟,並曾先後擊敗高俅、童貫統率的征討軍。
正當梁山勢力如日中天之際,一些曾受害於梁山的人物,如欒廷玉、扈三娘、唐霄、玄武等(這些人應就是此書標題所稱的「水滸獵人」),也逐漸集結力量,向梁山復仇。另一方面,梁山內部因招安問題以及對宋江的信任而出現分裂,其中林沖更查出宋江勾結朝廷,通知魯智深帶領二龍山舊部叛離梁山。由於吳用得悉晁蓋未死,而是化名慶德藏身於少林寺,因而以擴張勢力為名,與盟友組軍攻打少林寺,實質是想藉此役鏟除晁蓋,以消除對宋江權位的威脅。吳用此一陰謀使「水滸獵人」與「梁山叛軍」這兩股力量走在一起,聯合協助少林寺擊退梁山軍。經少林寺一役後,梁山勢力嚴重受挫,聯盟瓦解,而梁山內部的原桃花山、少華山派系也相繼叛離。少林寺一役對梁山的另一嚴重傷害是梁山軍在撤離時把張閑(此人是龍虎宗世代相傳可鎮鎖天罡地煞的天命之子)誤認作燕青並帶回梁山(真正的燕青被囚禁於少林寺),而張閑憑藉其超強記憶力,繪製了揭示梁山地形的《水滸圖》,為梁山日後被攻破種下了禍根。
吳用等對反梁山勢力進行反撲,派盧俊義領軍蕩平叛離梁山的三山(即二龍山、桃花山、少華山)。此外,燕青從少林寺逃回梁山也令張閑身份敗露而陷入險境。但幸好仙音閣(以李師師為首)聯絡梁山的元老派、芒碭山派和阮氏水師救出張閑並叛離梁山,張閑在出逃時更奪取三卷「天書」,後經少林僧人解讀,知悉宋江原來是朝廷指使混入梁山以奪取領導權並實行招安路線的奸細。三山殘餘勢力以及反對梁山的各派力量後來組成鳳凰山聯盟,並推欒廷玉為盟主,決定征討梁山。鳳凰山聯盟在細密部署下終於攻破梁山,宋江等出逃,後來在海州接受招安,但最終被朝廷毒死。魯智深等重返梁山,停止打家劫舍行徑;而一眾「水滸獵人」則在南下協助擒捉方臘後各自發展,全書以唐霄重建的兵誅城後來成為抵抗蒙古侵略的基地達三十年之久,名垂青史而告終。
《水滸獵人》的獨特之處是以武俠小說的面貌出現,但跟「水滸家族」中另一部武俠小說《絕色水滸》不同,此書具有「技擊派」武俠小說的風格,即著重描寫技擊格鬥每一招式的細節,而非著重描寫某些奇異內功或武學「真經」。此外,此書還使用現代懸疑小說的寫作技巧,在故事情節中大量運用懸念,即在講述一段情節的中間忽然轉到另一情節,讓讀者對未完的前一情節留下懸想,直至後段才交代前一情節的結果,讓讀者有「真相大白」的感覺。正是上述「格鬥派」武俠和懸疑小說風格,使此書帶有「後現代」水滸的性質。
《水滸獵人》的立意與《殘水滸》很相近,兩者都在《水滸傳》上的「糟粕」發揮,講述一些曾受害於梁山的人如何向梁山復仇,以及宋江的真面目如何被揭穿,以至最終敗亡的故事。此外,此書也像《殘水滸》那樣講述梁山如何因派系林立而最終導致分裂。不過,此書對梁山人物的評價有異於《殘水滸》(以及「水滸家族」中其他成員)的獨特之處。一方面,此書並非一面倒地把梁山歌頌為「義軍」,而是指出梁山的很多陰暗面,作者便借武松之口指出梁山上很多人並非「好漢」。另一方面,此書也並非一面倒地把「落草者」視為盜寇,並視受招安為正途。事實上,在此書中一眾「水滸獵人」便曾隨魯智深上二龍山「落草」,欒廷玉更成為「鳳凰山聯盟」的盟主,而「鳳凰山聯盟」本質上正是由各山寨組成的聯盟。此書也把實行招安計劃的宋江描寫為梁山的叛徒,而反對招安的魯智深、武松則描寫為正面人物。由此可見,此書所反對的只是梁山(以及其他山寨)奸惡之徒濫殺無辜、打家劫舍的行徑,對於正面人物反抗強權的行為仍是予以肯定的。
下表總結《水滸獵人》中忠義堂頭領(指水泊梁山原有一百零八名頭領)的重要事蹟。
| 忠義堂頭領 | 重要事蹟 |
|---|---|
| 「呼保義/及時雨」宋江(公明) | 奉朝廷命執行「九天玄女計劃」,混入梁山奪權,暗害晁蓋,成為梁山總兵都頭領,並準備接受招安;在梁山被攻破後出逃,流竄至海州,被張叔夜追擊,接受招安,並獲賜官爵,終在楚州被朝廷毒死 |
| 「玉麒麟/萬人敵/河北三絕」盧俊義 | 被收攬上梁山,後成為副兵都頭領,獨自擊破征討梁山之陸路官軍,後率逆鱗部隊蕩平二龍山、少華山、桃花山;在梁山被攻破時在北面山路阻截追兵,中楊采苓毒,並被林沖擊倒,從此被廢武功 |
| 「智多星」吳用(加亮) | 在梁山任軍師,執行「獵鷹計劃」收攬各方人才,並挾迫各山寨與梁山結盟,因攻打少林寺導致梁山勢力受挫,聯盟瓦解;在鳳凰山聯盟攻打梁山時擺九宮八卦陣,被擊敗後隨宋江出逃並受招安,獲賜官爵,終在武勝軍被朝廷毒死 |
| 「入雲龍」公孫勝 | 在梁山任副軍師,私自離開梁山,不知所終 |
| 「大刀」關勝 | 在梁山任三軍總指揮使,率軍攻打少林寺以擒捉慶德,不果;在鳳凰山聯盟攻打梁山時參與九宮八卦陣防衛戰,兵敗後出逃 |
| 「豹子頭」林沖 | 在晁蓋中箭後用假死藥助晁蓋脫險,後任梁山三軍副指揮使;其後查出宋江勾結朝廷,通知魯智深等脫離梁山;在梁山叛軍出走時私放叛軍,被囚於狴犴房,被時遷放出後擊倒盧俊義,後重新成為梁山頭領 |
| 「霹靂火」秦明 | 在梁山任龍騎營主將,在鳳凰山聯盟攻打梁山時參與九宮八卦陣防衛戰,兵敗後出逃 |
| 「雙鞭」呼延灼 | 在梁山任龍騎營佐將,在鳳凰山聯盟攻打梁山時參與九宮八卦陣防衛戰 |
| 「小李廣」花榮 | 在梁山任蓮台寺主事,並鎮守南山箭關,到壽張縣擒扈三娘回山;在鳳凰山聯盟進攻梁山時被唐霄用箭釘在石上 |
| 「小旋風」柴進(又名柯引) | 以柯引之名擔任朝廷皇城司公事,又以柴進之名混入梁山並任本部總指揮使;在梁山被攻破後出逃,返皇城司任職,其後被朝廷毒死 |
| 「撲天雕」李應 | 原為獨龍岡李家莊莊主,背棄祝、扈、李三莊之盟,後被梁山收編,成為梁山本部副指揮使;其後到汴京追捕唐霄,在玄石山古寺為唐霄所殺 |
| 「美髯公」朱仝 | 因滄州知府小衙內被殺被迫上梁山,任戢軍處主事,並鎮守南山焰關;在鳳凰山聯盟攻打梁山時被燕子勸服反正,讓聯盟軍通過焰關 |
| 「花和尚」魯智深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行者」武松(又名武二郎)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雙槍將」董平 | 在梁山任刺配兵團主將,在鳳凰山聯盟攻打梁山時參與九宮八卦陣防衛戰 |
| 「沒羽箭」張清 | 在攻打兵誅城時殺死唐非君,在鳳凰山聯盟攻打梁山時被玄武擊倒 |
| 「青面獸」楊志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金槍手」徐寧 | 到壽張縣擒扈三娘回山,在鳳凰山聯盟攻打梁山時參與九宮八卦陣防衛戰 |
| 「急先鋒」索超 | 參與攻打少林寺,在鳳凰山聯盟攻打梁山時參與九宮八卦陣防衛戰,兵敗後出逃 |
| 「神行太保」戴宗 | 在梁山任神行院院長,以二十八名神行太保假借其名義辦事 |
| 「赤髮鬼」劉唐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黑旋風」李逵(又名李鐵牛) | 在梁山鎮守北山關,與張閑私離梁山,在壽張縣險為扈三娘所殺;在鳳凰山聯盟攻打梁山時被欒廷玉擊倒,其後隨宋江出逃並受招安,獲賜官爵,終在潤州被朝廷毒死 |
| 「九紋龍」史進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沒遮攔」穆弘 | 奉宋江命在曾頭市假冒史文恭以毒箭射晁蓋,在攻打少林寺時被慶德(即晁蓋)射殺 |
| 「插翅虎」雷橫 | 在梁山任刺配兵團佐將,並鎮守南山焰關,奉吳用命監視張閑行蹤;在鳳凰山聯盟攻打梁山時隨朱仝反正 |
| 「混江龍」李俊 | 在梁山任解水衛主將,並鎮守東南水寨,擊破童貫率領之水路官軍;在梁山被攻破後出逃 |
| 「立地太歲」阮小二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船火兒」張橫 | 在梁山鎮守西南水寨 |
| 「短命二郎」阮小五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浪裡白條」張順 | 在梁山鎮守西南水寨,在鳳凰山聯盟攻打梁山時被楊志斬傷腿部 |
| 「活閻羅」阮小七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病關索」楊雄 | 在梁山鎮守西山關,在阻截張閑、玉嬌枝出逃時被玉嬌枝擊倒 |
| 「拼命三郎」石秀 | 在梁山鎮守西山關 |
| 「兩頭蛇」解珍 | 在梁山鎮守南山獸關,在鳳凰山聯盟進攻梁山時被徐燎擊倒 |
| 「雙尾蠍」解寶 | 在梁山鎮守南山獸關,在鳳凰山聯盟進攻梁山時被唐霄擊倒 |
| 「浪子」燕青(又名燕小乙) | 在梁山任杏花村主事,並鎮守南山箭關;在登封縣被唐霄、徐燎誤認作張閑,擒捉二人,但被二人制服並押上少林寺,後逃出少林寺,返回梁山,在梁山被玄泓擊倒 |
| 「神機軍師」朱武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鎮三山」黃信 | 奉吳用命遊說林沖接受招安,不果;在鳳凰山聯盟攻打梁山時參與九宮八卦陣防衛戰 |
| 「病尉遲」孫立 | 假意到祝家莊投附欒廷玉,助梁山攻破祝家莊;其後到汴京追捕欒廷玉,與欒廷玉決鬥,被殺 |
| 「醜郡馬」宣贊 | 攻打少林寺時被魯智深擊倒 |
| 「井木犴」郝思文 | 攻打少林寺時被欒廷玉擊倒 |
| 「百勝將」韓滔 | 在鳳凰山聯盟攻打梁山時參與九宮八卦陣防衛戰 |
| 「天目將」彭玘 | 在鳳凰山聯盟攻打梁山時參與九宮八卦陣防衛戰 |
| 「聖水將軍」單廷珪 | 在梁山鎮守東山關 |
| 「神火將軍」魏定國 | 在梁山鎮守東山關 |
| 「聖手書生」蕭讓 | 在梁山被攻破後投附魯智深,重新成為梁山頭領 |
| 「鐵面孔目」裴宣 | 在梁山任審判所主事,到天書閣搜尋刺客,因不敢得罪張閑而沒有查出玉嬌枝身份 |
| 「摩雲金翅」歐鵬 | 參與攻打少林寺 |
| 「錦毛虎」燕順 | 攻打少林寺時被武松擊倒 |
| 「錦豹子」楊林 | 在童貫征梁山時欲擒童貫,被張俊斬傷 |
| 「轟天雷」凌振 | 在梁山協助鎮守南山焰關,在鳳凰山聯盟攻打梁山時以火砲抵禦聯盟軍,後奉朱仝命停戰 |
| 「神算子」蔣敬 | 參與攻打少林寺 |
| 「神醫」安道全 | 在梁山主理神醫館,熬製化筋散供梁山人馬作為暗器 |
| 「紫髯伯」皇甫端 | 在梁山被攻破後投附魯智深,重新成為梁山頭領 |
| 「矮腳虎」王英 | 在二龍山腳俘擄扈三娘,在壽張縣被逃出之扈三娘殺死 |
| 「一丈青」扈三娘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混世魔王」樊瑞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八臂哪吒」項充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飛天大聖」李袞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金大堅 | 在梁山被攻破後投附魯智深,重新成為梁山頭領 |
| 「鐵笛仙」馬麟 | 攻打少林寺時被少林十八銅人擊倒 |
| 「出洞蛟」童威 | 在梁山水泊生擒出逃之張閑、玉嬌枝 |
| 「翻江蜃」童猛 | 在梁山水泊生擒出逃之張閑、玉嬌枝 |
| 「玉旛竿」孟康 | 在梁山神兵府負責製造船艦 |
| 「通臂猿」侯健 | 在梁山管理被服廠,奉吳用命替張閑造新衣以乘機檢查張閑身上花繡 |
| 「跳澗虎」陳達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白花蛇」楊春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白面郎君」鄭天壽 | 協助王英在二龍山腳俘擄扈三娘,在壽張縣被逃出之扈三娘殺死 |
| 「九尾龜」陶宗旺 | 攻打少林寺時被少林十八銅人擊倒 |
| 「鐵扇子」宋清 | 在梁山負責張羅筵席,在宋江被毒死後獲朝廷賞賜,回鄆城縣務農 |
| 樂和 | 在梁山菊花之會中奉吳用命唱《滿江紅•喜遇重陽》,引起主戰派與主和派爭執;在梁山被攻破後投附魯智深,重新成為梁山頭領 |
| 「小遮攔」穆春 | 在追捕出走之梁山元老派時被林沖擊暈 |
| 「操刀鬼」曹正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雲裏金剛」宋萬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摸著天」杜遷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金眼彪」施恩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打虎將」李忠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小霸王」周通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金錢豹子」湯隆 | 在梁山神兵府負責製造兵器,在梁山被攻破後投附魯智深,重新成為梁山頭領 |
| 「鬼臉兒」杜興 | 在梁山管理南山酒店 |
| 「旱地忽律」朱貴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朱富 | 在梁山被攻破後投附魯智深,重新成為梁山頭領 |
| 「鐵臂膊」蔡福 | 在梁山管理狴犴房 |
| 「一枝花」蔡慶 | 在梁山管理狴犴房 |
| 「催命判官」李立 | 在梁山任審判所副主事 |
| 「青眼虎」李雲 | 在童貫征梁山時欲擒童貫,為張俊所殺 |
| 焦挺 | 在梁山被攻破後投附魯智深,重新成為梁山頭領 |
| 「石將軍」石勇 | 到汴京執行帶唐霄上山的任務,被欒廷玉打至重傷 |
| 「菜園子」張青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母夜叉」孫二娘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王定六 | 在梁山被攻破後投附魯智深,重新成為梁山頭領 |
| 「險道神」郁保四 | 到汴京執行帶唐霄上山的任務,為唐霄所殺 |
| 「白日鼠」白勝 | (參見「鳳凰山聯盟領袖重要事蹟」) |
| 「鼓上蚤」時遷 | 在鳳凰山聯盟攻打梁山時從狴犴房放出林沖,並在梁山北山小道救張閑,其後重新成為梁山頭領 |
| 「金毛犬」段景住 | 到汴京執行帶唐霄上山的任務,吞服回魂丹後襲擊欒廷玉失敗,受重傷 |
下表總結《水滸獵人》中梁山集團其他領袖(指在大聚義後才加入梁山的領袖及奉梁山為盟主的山寨、江湖派別的領袖)的重要事蹟。
| 梁山集團其他領袖 | 重要事蹟 |
|---|---|
| 韓伯龍 | 在梁山大聚義後始上山成為頭領,被派駐汴京主領傳事郎,為欒廷玉所殺 |
| 「高托山」高勝 | 在太行山起兵,組成不庭山,奉梁山為盟主;少林寺一役後與梁山反目,投靠朝廷,成為皇城司親事官,帶蘇軫等上鳳凰山探聽 |
| 姚三哥 | 不庭山頭領,因反對投靠朝廷為高勝所殺 |
| 張仙 | 原任職朝廷甲仗庫,叛變後組成敢熾軍,後奉梁山為盟主 |
| 「閻帝」孫列(原名王進) | 因被高俅迫害逃奔延安府,在延安府被徐燎砍去雙掌,自此患上癔症;其後橫行汴京,組成夜行者軍團,後奉梁山為盟主,在攻打少林寺時發瘋,被欒廷玉、唐霄、徐燎聯合擊殺 |
| 「妖刀」阿里奇 | 夜行者軍團八部鬼帥之一,在打少少林寺時為徐燎所殺 |
| 「毒孟婆」余五娘 | 被師父姦污後毒殺師父,後加入夜行者軍團,成為八部鬼帥之一,並成為孫列的姘婦;在攻打少林寺時被孫列發狂殺死,臨死前將《毒經》贈與楊采苓 |
| 「雙盾」北堂尊 | 夜行者軍團八部鬼帥之一,血洗劉家莊時被唐霄炸死 |
| 「鋼腿」李甲 | 原為沒命社成員,帶孫列加入沒命社,後歸附孫列的夜行者軍團,成為八部鬼帥之一;血洗劉家莊時被唐霄炸死 |
| 「千手觀音」晏貞姑 | 原為崆峒派弟子,混入夜行者軍團,成為八部鬼帥之一;後暗助唐霄、徐燎,又通報梁山攻打少林寺情報,事情敗露後被孫列手下姦污,被送上二龍山養傷,其後私自離開二龍山 |
| 「擎天柱」任原 | 在泰安州擺擂台,被孫列收伏,成為夜行者軍團八部鬼帥之一;在攻打少林寺時為唐霄所殺 |
| 「骸鬼」瓊妖納延 | 原為暹國武士,因誤殺同僚逃奔宋國,在汴京與人鬥毆披捕下獄,後被孫列救出,成為夜行者軍團八部鬼帥之一;在攻打少林寺時為玄武所殺 |
| 「生鐵佛」崔道成 | 原為少林寺弟子,因殺人被逐出師門,在瓦罐寺組成破戒僧兵團,後奉梁山為盟主;少林寺一役後與梁山反目,在平陰縣郊欲謀害楊采苓等,為阿飛所殺 |
| 妙空 | 破戒僧頭領,在平陰縣郊欲謀害楊采苓等,為陳廣所殺 |
| 如海 | 破戒僧頭領,在少室山欲強姦民女,被張閑阻止,在攻打少林寺時為少林十八銅人所殺 |
| 大圓 | 破戒僧頭領,在少室山把張閑誤認作夜行者成員,無意中吐露梁山攻打少林寺計策,在攻打少林寺時為少林十八銅人所殺 |
| 不二 | 破戒僧頭領,在平陰縣郊欲謀害楊采苓等,被阿飛擊倒 |
下表總結《水滸獵人》中梁山集團其他人物(包括梁山集團領袖的親眷、頭目以及附從梁山的小山寨、小派別的人物)的重要事蹟。
| 梁山集團其他人物 | 重要事蹟 |
|---|---|
| 盧掌櫃 | 梁山派駐汴京的探事郎,擔任雲來客棧的掌櫃,隨李應追捕唐霄時在汴京城郊被李應殺害以出氣 |
| 朱子庸 | 梁山蓮台寺派駐汴京的傳事郎,為欒廷玉所殺 |
| 蘇湘博 | 梁山蓮台寺派駐汴京的傳事郎,為欒廷玉所殺 |
| 周鑫 | 梁山蓮台寺派駐汴京的傳事郎,為欒廷玉所殺 |
| 范波 | 梁山蓮台寺派駐汴京的傳事郎,為欒廷玉所殺 |
| 「金羅漢」王江 | 牛頭山賊寇,被阿里奇、余五娘脅迫投附夜行者軍團,並冒稱魯智深;擄劫劉莊主女兒,在牛頭山為唐霄所殺 |
| 「銀夜叉」董海 | 牛頭山賊寇,被阿里奇、余五娘脅迫投附夜行者軍團,並冒稱武松;擄劫劉莊主女兒,在牛頭山為唐霄所殺 |
| 「屠家拳」屠鎮海 | 長威武館武師,奉梁山為盟主,在登封嵩陽客棧為李師師所殺 |
| 「無影劍」吳友直 | 徐州江湖人物,奉梁山為盟主,在登封嵩陽客棧為李師師所殺 |
| 「金毛虎」龐元鏡 | 江湖人物,奉梁山為盟主,在登封嵩陽客棧為李師師所殺 |
| 「插翅神龍」東郭讓 | 江湖人物,奉梁山為盟主,在登封縣郊被李師師削去左耳,後又在嵩陽客棧被李師師刺瞎雙眼 |
| 柳土獐 | 梁山神行太保之一,奉派到桃花山打探消息,被玄武發現,自殺身亡 |
| 翼火蛇 | 梁山神行太保之一,奉派到桃花山打探消息,後回梁山,欲報告桃花山情況,被張閑毒死 |
| 星日馬 | 梁山神行太保之一,奉派到桃花山打探消息 |
| 奎木狼 | 梁山神行太保之一,奉派到桃花山打探消息 |
| 鬼金羊 | 梁山神行太保之一,奉派到桃花山打探消息,後到少林寺探聽玄武來歷 |
| 花氏 | 花榮妹,被宋江安排嫁給秦明,常到蓮台寺協助花榮處理公務 |
| 張擇端 | 原為翰林圖畫院畫師,被擄上梁山,後助玉嬌枝在張閑身上繪上花繡,又與張閑合作繪成《水滸圖》 |
| 王乞 | 江湖人物,奉梁山為盟主,少林寺一役後與梁山反目,並參加鳳凰山大會 |
| 張謝 | 江湖人物,奉梁山為盟主,少林寺一役後與梁山反目,並參加鳳凰山大會 |
| 賈進 | 江湖人物,奉梁山為盟主,少林寺一役後與梁山反目,並參加鳳凰山大會 |
| 武胡 | 臨沂江湖人物,奉梁山為盟主,少林寺一役後與梁山反目,並參加鳳凰山大會 |
| 徐進 | 沂州江湖人物,奉梁山為盟主,少林寺一役後與梁山反目,並參加鳳凰山大會 |
| 張二 | 臥牛山寨主,奉梁山為盟主,少林寺一役後與梁山反目,並參加鳳凰山大會 |
| 趙虎 | 狼尾山寨主,奉梁山為盟主,少林寺一役後與梁山反目,參加鳳凰山大會,被高可立遊說投靠光之國 |
| 許猛 | 太平山寨主,奉梁山為盟主,少林寺一役後與梁山反目,並參加鳳凰山大會 |
下表總結《水滸獵人》中鳳凰山聯盟領袖的重要事蹟。
| 鳳凰山聯盟領袖 | 重要事蹟 |
|---|---|
| 「鐵棒」欒廷玉 | 原為祝家莊教師,被李逵劈瞎左眼後出逃,其後做賞金獵人,向梁山復仇;在參與保衛少林寺後上二龍山,其後成為鳳凰山聯盟盟主,帶軍攻破梁山,在北面山路被盧俊義擊傷,傷重身亡 |
| 「一丈青」扈三娘 | 被迫嫁予王英後威迫王英,只作有名無實夫妻,後私離梁山,與欒廷玉重逢;在參與保衛少林寺後上二龍山,後被擒回梁山,被仙音閣人馬救出後加入鳳凰山聯盟,在參與攻破梁山和幫源洞後回獨龍岡重建扈家莊 |
| 張閑 | 龍虎山掌教真人張繼先之孫,在汴京雲來客棧任店小二,助唐霄等逃離汴京,在登封縣遇張繼先,知悉自己為天命之子,並答應接任掌教真人;在少林寺被關勝誤認作燕青而帶返梁山,在梁山天書閣偷記藏書,後被仙音閣人馬救出,加入鳳凰山聯盟,協助唐霄大破九宮八卦陣;在協助攻破幫源洞後上龍虎山,傳位給下任掌教真人 |
| 「袖裡乾坤大,御風凌空來」唐霄 | 原為兵誅城少主,被梁山攻滅兵誅城,並被嫁禍殺薛韻楷一家而下獄,被欒廷玉救出向梁山復仇;在參與保衛少林寺後上二龍山,後又加入鳳凰山聯盟,在攻打梁山一役中擔任軍師,在參與攻破幫源洞後回四川,在釣魚山重建兵誅城 |
| 「鬼刃」徐燎 | 原為皇城司探事司副指揮使,因偷看「天書」和私藏遼國女間諜蕭月奴,被蘇軫告發和謀害,重傷失憶,在汴京近郊被沈福貴、沈小芸收留,後結識欒廷玉等,參與保衛少林寺後被蘇軫擒回汴京,被欒廷玉救上二龍山;後又加入鳳凰山聯盟,殺蘇軫復仇,參與攻破梁山和幫源洞,力擒方臘,其後遷居西夏 |
| 玄武(原名袁小北) | 家園被毀後到少林寺出家,因姐姐被宋江害死而決意向梁山復仇;後患離魂症,無師自通少林武功,因打死少林僧眾而被囚於戒律院,後挾持楊采苓出逃;因暗戀楊采苓,隨楊采苓上二龍山、桃花山,其後加入鳳凰山聯盟,在攻破梁山和幫源洞後投附汴京大相國寺 |
| 「毒藥師」楊采苓 | 自小與唐霄訂親,到汴京營救唐霄,後參加保衛少林寺,獲余五娘贈送《毒經》;其後上二龍山,與唐霄鬧翻後下山,被捉上桃花山,用計制服李忠等並成為桃花山寨主;在桃花山被蕩平後加入鳳凰山聯盟,與唐霄和解,參與攻破梁山和幫源洞後隨唐霄回四川,後嫁予唐霄 |
| 「花和尚」魯智深 | 原在梁山任虎魄軍主將,私放扈三娘下山,後帶領原二龍山人馬脫離梁山,在保衛少林寺後重返二龍山;在二龍山被蕩平後加入鳳凰山聯盟,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獲推舉為寨主 |
| 「行者」武松(又名武二郎) | 原在梁山任虎魄軍佐將,奉派下山欲殺欒廷玉,被魯智深阻止,後隨魯智深重返二龍山,又加入鳳凰山聯盟,在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 |
| 「青面獸」楊志 | 奉吳用命到壽州執行秘密任務,知悉宋江勾結朝廷後投附魯智深,後隨魯智深重返二龍山,又加入鳳凰山聯盟,在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 |
| 「赤髮鬼」劉唐 | 原在梁山任戢軍處副主事,查獲慶德行蹤後到少林寺重新追隨慶德,後上二龍山,又加入鳳凰山聯盟,並護送慶德回少林寺,在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 |
| 「九紋龍」史進 | 少林寺一役後帶領原少華山人馬脫離梁山,重返少華山,並與二龍山聯盟;在少華山被蕩平後帶領部下出逃,在銀山鎮救陳廣,又加入鳳凰山聯盟,在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 |
| 「立地太歲」阮小二 | 原在梁山任解水衛佐將,並鎮守東南水寨,後與仙音閣聯繫,帶領阮氏水師脫離梁山,後加入鳳凰山聯盟;在獨龍岡督造戰船,帶領師氏水師擊敗梁山解水衛,在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 |
| 「短命二郎」阮小五 | 與仙音閣聯繫,帶領阮氏水師脫離梁山,其後加入鳳凰山聯盟,在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 |
| 「活閻羅」阮小七 | 與仙音閣聯繫,帶領阮氏水師脫離梁山,其後加入鳳凰山聯盟;在祝家莊因戰船被毀事與倪元龍發生爭執,被柴不惜嫁禍,在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 |
| 「神機軍師」朱武 | 原在梁山任杏花村副主事,管理天書閣;後隨史進重返少華山,其後加入鳳凰山聯盟,在攻打梁山一役中協助出謀劃策,在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 |
| 「混世魔王」樊瑞 | 原為龍虎宗吳真陽徒弟,因打死人被逐出師門,上芒碭山落草,後歸附梁山;其後奉派管理天書閣,與仙音閣合謀救出張閑等,並帶領原芒碭山人馬脫離梁山,並加入鳳凰山聯盟,攻破梁山後獲准重返龍虎宗 |
| 「八臂哪吒」項充 | 隨樊瑞脫離梁山,並加入鳳凰山聯盟,參與攻破梁山 |
| 「飛天大聖」李袞 | 隨樊瑞脫離梁山,並加入鳳凰山聯盟,參與攻破梁山 |
| 「跳澗虎」陳達 | 隨史進重返少華山,其後加入鳳凰山聯盟,在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 |
| 「白花蛇」楊春 | 隨史進重返少華山,其後加入鳳凰山聯盟,在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 |
| 「操刀鬼」曹正 | 隨魯智深重返二龍山,其後加入鳳凰山聯盟,在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 |
| 「雲裏金剛」宋萬 | 與仙音閣聯繫,帶領梁山元老派脫離梁山,其後加入鳳凰山聯盟,在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 |
| 「摸著天」杜遷 | 與仙音閣聯繫,帶領梁山元老派脫離梁山,其後加入鳳凰山聯盟,在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 |
| 「金眼彪」施恩 | 隨魯智深重返二龍山,奉派邀請桃花山參加三山聯盟不果,其後加入鳳凰山聯盟,在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 |
| 「打虎將」李忠 | 少林寺一役後帶領原桃花山人馬脫離梁山,重返桃花山,後被楊采苓制服,讓出寨主之位;其後加入鳳凰山聯盟,在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 |
| 「小霸王」周通 | 少林寺一役後與李忠重返桃花山,後欲強佔楊采苓,被楊采苓制服;其後加入鳳凰山聯盟,在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 |
| 「旱地忽律」朱貴 | 原在梁山管理一酒店,後隨宋萬脫離梁山,其後加入鳳凰山聯盟,在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 |
| 「菜園子」張青 | 隨魯智深脫離梁山,在少室山附近開「十字坡酒店」打探消息,其後重上二龍山,又加入鳳凰山聯盟,在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 |
| 「母夜叉」孫二娘 | 隨魯智深脫離梁山,在少室山附近開「十字坡酒店」打探消息,其後重上二龍山,又加入鳳凰山聯盟,在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 |
| 「白日鼠」白勝 | 到汴京混入死囚牢誆騙唐霄上山,被欒廷玉識破並打瞎右眼;其後重新追隨慶德,並上二龍山,又加入鳳凰山聯盟,在攻破梁山後重返梁山 |
| 「修羅槍」陳廣 | 在靈寶縣殺人自首後獲宋昭釋放,後加入夜行者軍團,成為八部鬼帥之一,為與宋昭復仇到登封縣追殺李師師,被李師師、張繼先打傷;其後重整夜行者軍團,並加入鳳凰山聯盟,參與攻破梁山 |
| 阿飛(應即為岳飛) | 在湯陰縣拜陳廣為師,成為夜行者軍團成員,後隨陳廣加入鳳凰山聯盟,在攻破梁山後到真定府投軍抗遼 |
下表總結《水滸獵人》中鳳凰山聯盟其他人物(包括鳳凰山聯盟領袖的親眷、頭目以及加入鳳凰山聯盟的小山寨、小派別的人物)和準聯盟人物(包括協助鳳凰山聯盟攻打梁山但沒有正式加入鳳凰山聯盟的人物)的重要事蹟。
| 鳳凰山聯盟其他人物/準聯盟人物 | 重要事蹟 |
|---|---|
| 柴不惜 | 原為兵誅城內務總管,被迫成為梁山內應,助梁山軍攻破兵誅城,後繼續假意追隨唐霄,從張閑處盜取《水滸圖》,又毒死倪元龍以陷害阮小七,終被唐霄揭穿並逐走 |
| 慶德(原名「托塔天王」晁蓋) | 在攻打曾頭市時中穆弘毒箭,得林沖幫助脫險,到少林寺出家,獲法號慶德;在梁山軍攻打少林寺時射殺穆弘後自盡,獲楊采苓及禪醫救活,其後被先後送往二龍山、祝家莊養傷,在復元後重回少林寺 |
| 「蜂后」李師師 | 仙音閣七仙女之首,成為趙佶之情人;受趙良嗣委託行刺反對聯金滅遼之大臣,在登封縣遇張閑後戀上張閑,後與梁山芒碭山派、阮氏水師聯合救出張閑等,協助攻破梁山和幫源洞後隨張閑上龍虎山,其後嫁予張閑 |
| 「虎尾螳螂」趙元奴 | 仙音閣七仙女之一,奉派行刺鄭居中,為徐燎所阻,自此戀上徐燎;其後獻計救出張閑等,又到二龍山救起受重傷之徐燎,協助攻破梁山和幫源洞後隨徐燎遷居西夏 |
| 「赤鏈蛇」梁紅玉 | 仙音閣七仙女之一,奉派行刺張叔夜失手,與韓世忠相戀,受韓世忠所託傳達朝廷招安宋江消息,並協助攻破梁山和幫源洞,其後嫁予韓世忠 |
| 「黑死蝶」駱琪花 | 仙音閣七仙女之一,奉派行刺張叔夜失手,其後協助攻破梁山 |
| 「絡新婦」謝素秋 | 仙音閣七仙女之一,奉派刺殺宋昭,後又入梁山行刺宋江,失手被擒,後被仙音閣救出,其後參與攻破梁山 |
| 「霜天娥」閻鳳羽 | 仙音閣七仙女之一,奉派到少室山保護張閑,其後協助攻破梁山 |
| 玉嬌枝(原名王月娘) | 因父親王義被陷害流落江湖,在汴京被收入仙音閣,成為七仙女之一;其後化名小霞,混入梁山營救謝素秋,並暗中保護張閑,帶張閑逃離梁山,失敗被囚,後被仙音閣救出,其後協助攻破梁山 |
| 玄泓 | 少林寺僧人,私自下山追捕燕青,與仙音閣合力到梁山救出張閑等,並解讀「天書」上文字,揭穿「九天玄女計劃」;其後護送慶德回少林寺 |
| 「茂德帝姬/延慶公主」趙福金 | 宋國公主,偷走出宮時被欒廷玉挾持上二龍山,後私離二龍山,助楊采苓奪佔桃花山,後被仇瓊英帶回汴京;其後到祝家莊義助鳳凰山聯盟,在梁山被攻破後回汴京,下嫁蔡鞗;在金軍入侵宋國時被騙至金營,被金人凌辱,鬱鬱而亡 |
| 「瓊矢鏃」仇瓊英 | 皇城司親事官,入萬獸城當諜人,幫助吳玠蕩平田虎;上桃花山帶趙福金返汴京,其後應趙福金央求帶趙福金到祝家莊義助鳳凰山聯盟,並帶燕子到梁山勸說朱仝反正 |
| 張五 | 桃花山嘍囉,奉派保護趙福金,為仇瓊英手下所殺 |
| 李六 | 桃花山嘍囉,奉派保護趙福金,為仇瓊英手下所殺 |
| 鍾旭 | 黃名山寨主,加入鳳凰山聯盟 |
| 倪元龍 | 鏊子山寨主,加入鳳凰山聯盟,在祝家莊與阮小七爭執,被柴不惜下毒毒死 |
| 李鵬飛 | 九玉山頭領,加入鳳凰山聯盟 |
| 燕子 | 滄州知府婢女,為與小衙內復仇隨仇瓊英到梁山南山焰關勸服朱仝反正 |
下表列出《水滸獵人》中的人物關係。有關忠義堂頭領之間的關係,請參閱「施耐庵《水滸全傳》」中的「『前七十一回』人物關係」。
| 關係 | 人物 |
|---|---|
| 兄妹 | 花榮-花氏 |
| 夫妻 | 秦明-花氏、張閑-李師師、唐霄-楊采苓 |
| 第一部 | |
| 第一章 | 賞金獵人 |
| 第二章 | 東京追蹤 |
| 第三章 | 逼上梁山 |
| 第四章 | 劫獄 |
| 第五章 | 巷戰 |
| 第六章 | 梁山機密 |
| 第七章 | 刀鋒冷 |
| 第八章 | 機關古剎 |
| 第九章 | 仙音閣 |
| 第十章 | 皇城司 |
| 第十一章 | 燕雲十六州 |
| 第十二章 | 少室山危機 |
| 第十三章 | 師門仇 |
| 第十四章 | 密函 |
| 第十五章 | 行者武松 |
| 第二部 | 晁蓋之怒 |
| 第一章 | 禁軍 |
| 第二章 | 賊盜 |
| 第三章 | 八部鬼帥 |
| 第四章 | 李師師 |
| 第五章 | 龍虎山 |
| 第六章 | 夜行者 |
| 第七章 | 教頭王進 |
| 第八章 | 復仇 |
| 第九章 | 浪子燕青 |
| 第十章 | 戒律院 |
| 第十一章 | 十字坡酒家 |
| 第十二章 | 真相 |
| 第十三章 | 夜襲 |
| 第十四章 | 宋江陰謀 |
| 第十五章 | 混戰 |
| 第十六章 | 天王晁蓋 |
| 第三部 | 梁山機密 |
| 第一章 | 皇城司 |
| 第二章 | 囚徒 |
| 第三章 | 舊部 |
| 第四章 | 二龍山 |
| 第五章 | 帝姬 |
| 第六章 | 奪權 |
| 第七章 | 天書閣 |
| 第八章 | 加亮先生 |
| 第九章 | 矮腳虎 |
| 第十章 | 刺殺 |
| 第十一章 | 狴犴房 |
| 第十二章 | 逃亡 |
| 第十三章 | 山雨欲來 |
| 第十四章 | 阮氏兄弟 |
| 第十五章 | 營救 |
| 第十六章 | 覆滅 |
| 第四部 | 落幕之戰 |
| 第一章 | 景陽岡 |
| 第二章 | 殘兵 |
| 第三章 | 敗將 |
| 第四章 | 鳳凰山 |
| 第五章 | 豺狼 |
| 第六章 | 祝家莊 |
| 第七章 | 焚舟 |
| 第八章 | 決戰之前 |
| 第九章 | 解水衛 |
| 第十章 | 過關 |
| 第十一章 | 斬將 |
| 第十二章 | 宛子城 |
| 第十三章 | 盧俊義 |
| 第十四章 | 幻滅 |
| 第十五章 | 江南方臘 |
| 第十六章 | 幫源洞之戰 |
以下是《水滸獵人》的大事年表。由於此書不常交代事件發生的確切時間,下表有關主線故事的部分有頗多事件的「年期」僅能標以「?」號。不過,由於此書以《水滸傳》(前七十一回)續書的姿態出現,而此書在時間上與前七十一回的銜接大致準確,所以以下根據《水滸全傳》的大事年表標出此書中提到的前七十一回情節的年期。此書也存在一些時間錯誤,其中最嚴重的錯誤是把徐燎偷看「天書」的時間明確繫於「重和元年」(1118),當時宋江尚未在九天玄女廟取得「天書」。但此書前面又曾提及祝家莊是在「重和元年正月」左右覆滅的,但這麼一來,宋江便不可能是帶兵攻滅祝家莊的元凶,與《水滸傳》原著出現極大矛盾。其實根據《水滸全傳》的大事年表,宋江獲「天書」乃發生於政和七年(1117),故前述的「重和元年」似應為「政和七年」之誤。此外,此書把徐燎偷看「天書」繫於「重和元年」也與接下來的情節出現時間矛盾。此書記載徐燎在偷看「天書」後未幾便被蘇軫謀害,導致失憶,幸得沈福貴父女收留。此書明言徐燎在留居沈家「三個月」後便遇上被李應追殺的欒廷玉,但根據此書情節推斷,李應追殺欒廷玉一事應發生於「宣和三年」(1121),與「重和元年」(1118)相去甚遠,因此徐燎留居沈家的時間不只「三個月」,實應為「三年」(如把徐燎偷看「天書」的時間定為「政和七年」,則更長達「四年」)。
| 年期 | 大事 |
|---|---|
| 嘉祐三年(1058) | 洪信在龍虎山誤放出一百零八名魔君。此後龍虎宗相傳要尋覓天命之子以鎮鎖魔君。 |
| 元豐三年(1080) | 唐任在四川創立兵誅城,後改名唐非君。 |
| 元祐五年(1090) | 唐非君著成《唐門考工記》。 |
| 政和元年(1111) | 高俅迫害王進,王進母子從汴京出逃。
王義在華州被賀太守陷害充軍,王月娘流落江湖,後在汴京被收入仙音閣,改名玉嬌枝,與李師師、趙元奴、梁紅玉、駱琪花、謝素秋、閻鳳羽合稱七仙女。 |
| 政和二年(1112) | 王進逃至延安府。其後徐燎追殺王進至延安府,殺其母,斬其雙掌,王進自此患上癔症,改名為孫列。其後孫列遇李甲,加入沒命社。 |
| 約政和三年(1113) | 孫列橫行汴京,組成夜行者軍團,其後招攬陳廣、阿里奇、余五娘、北堂尊、李甲、晏貞姑、任原、瓊妖納延為八部鬼帥。 |
| 政和五年(1115)三月 | 遼國大臣馬植投靠宋國,獻聯金滅遼之策,並改名為李良嗣,後獲賜名為趙良嗣。 |
| 政和六年(1116) | 武松在蜈蚣嶺殺王文才,救陸秀英。 |
| 政和七年(1117) | 梁山人馬大鬧江州,宋江殺黃文炳一家,玄武決意為其姐姐(即黃文炳小妾)復仇。 |
| 重和元年(1118)/政和七年(1117) | 趙佶(宋徽宗)手書「天書」,指使宋江混入水泊梁山奪權,是為「九天玄女計劃」。
宋江在還道村九天玄女廟接受「天書」,暗中投附朝廷。 徐燎偷看「天書」,私藏遼國女間諜蕭月奴,被蘇軫告發。蘇軫設計謀害徐燎,蕭月奴被殺,徐燎受重傷失憶。沈福貴、沈小芸在汴京近郊救起徐燎,將其收留於家中,給他起名為阿正。 |
| 政和七年(1117)至重和元年(1118)正月間 | 梁山攻打祝家莊,李應背棄祝、扈、李三莊之盟。孫立假意投附祝家莊作內應,助梁山攻破祝家莊。
梁山軍屠戮祝、扈二莊,收編李家莊。欒廷玉被李逵劈瞎左眼,出逃。扈成出逃,扈三娘被擄上梁山,被迫嫁予王英。扈三娘威迫王英,只作有名無實夫妻。 |
| 重和元年(1118) | 雷橫怒殺白秀英,朱仝私放雷橫,被刺配至滄州,受命照顧小衙內。宋江、吳用指使李逵殺小衙內,迫使朱仝上梁山。 |
| 重和元年(即政和八年)(1118)八月 | 少林寺舉行達摩堂大校,玄武突患離魂症,打死眾多僧人,被關入戒律院。 |
| 宣和元年(1119) | 晁蓋攻打曾頭市,穆弘奉宋江命假冒史文恭以毒箭射晁蓋,林沖用假死藥助晁蓋脫險。其後晁蓋到少林寺出家,獲法號慶德。宋江繼為梁山寨主。
吳用實行「獵鷹計劃」,在大名府收攬盧俊義。 玄武在戒律院無師自通少林七十二絕技。 |
| 宣和二年(1120) | 方臘在歙縣七賢村起事,成立光之國,自立為光明皇帝。 |
| ? | 高俅征討梁山,為梁山解水衛鮫人突擊隊所擒。宋江放走高俅,林沖不滿,欲離開梁山,為魯智深等勸阻。
欒廷玉開始做賞金獵人。 |
| 宣和二年(1120)九月 | 梁山舉行菊花之會,梁山頭領因招安之事分裂為主和派和主戰派。
吳用查獲晁蓋行蹤,被劉唐知悉。其後吳用決意征討少林寺。 |
| ? | 吳用欲收編兵誅城,被唐非君拒絕。 |
| 宣和三年(1121)正月 | 梁山頭領大鬧汴京。 |
| ? | 欒廷玉在汴京殺韓伯龍,開始向梁山復仇。
魯智深私放扈三娘下山。其後扈三娘重遇扈成,受命保護反對聯金滅遼之大臣。 柴不惜被迫成為梁山內應,梁山軍攻破兵誅城,奪取《唐門考工記》,張清殺唐非君。 王秉文將「十六節龍鳳玉」售予孫沁文,又假扮時遷盜回寶物,被唐霄識破。 梁山人馬殺薛韻楷一家,嫁禍唐霄,欲賺唐霄上山。欒廷玉、楊采苓救出唐霄。 李應到汴京追捕唐霄。欒廷玉等出逃,在汴京近郊遇徐燎。唐霄在玄石山古寺設伏殺李應。吳用派武松、孫立到汴京追捕欒廷玉、唐霄。 林沖查出宋江勾結朝廷,魯智深率二龍山舊部脫離梁山。 趙良嗣向仙音閣買凶行刺反對聯金滅遼之大臣張叔夜、鄭居中、鄧洵武、宋昭等。 柴不惜赴少林寺通報梁山征討大計。欒廷玉、徐燎返汴京,徐燎遇白露霜,知悉自己身世,徐燎殺白露霜。 欒廷玉等遇扈三娘,同往保護鄭居中,擊退刺客趙元奴。 欒廷玉等遇祝永皊,欒廷玉殺孫立。唐霄誤傷徐燎,與欒廷玉重逢。 祝永皊、張閑協助欒廷玉、唐霄等分批逃離汴京。武松欲殺欒廷玉,被魯智深阻止。 劉唐到少林寺尋得慶德,劉唐、白勝重新追隨慶德。 張叔夜、韓世忠率軍協助少林寺抵抗梁山。 |
| 宣和三年(1121)夏季 | 朝廷頒佈「征寇令」,吳玠率軍蕩平田虎領導之萬獸城。官軍亦蕩平王慶領導之正義軍。
不庭山、敢熾軍、夜行者、破戒僧等紛紛投附梁山。 童貫、張俊製造大海鰍船,征討梁山,被梁山擊敗。 |
| ? | 夜行者霸佔周家村,迫使牛頭山等附近山寨歸附。
駱琪花、梁紅玉行刺張叔夜失手,梁紅玉與韓世忠相戀。 牛頭山賊寇王江、董海假冒魯智深、武松,劫擄劉莊主女兒。唐霄殺王江、董海,救出劉莊主女兒。夜行者血洗劉家莊,俘擄唐霄。 張閑、楊采苓被趙元奴等挾持至登封縣,張閑遇李師師。 陳廣為與宋昭報仇到登封縣追殺李師師,被李師師、張繼先打傷。張閑從張繼先知悉自己身世,答應接任龍虎宗掌教真人。 祝永皊、徐燎偷襲周家村,祝永皊戰死,晏貞姑暗中救出唐霄、徐燎。 唐霄、徐燎在登封縣誤認燕青為張閑,為燕青所擒。晏貞姑救唐霄、徐燎,二人將燕青押上少林寺,唐霄推斷穆弘為箭射晁蓋真凶。 晏貞姑暗中通報梁山情報,事情敗露,被孫列手下姦污。 趙元奴護送楊采苓上少林寺。玄武挾持楊采苓出逃,遇欒廷玉和二龍山人馬,同上少林寺助戰。 張閑赴少室山,探知梁山攻山計策,上少林寺報信。 關勝統率梁山軍及盟友進攻少林寺。孫列發瘋,被擊殺,楊采苓取得《毒經》。慶德射殺穆弘並自盡,關勝下令撤軍,把張閑誤認作燕青,帶返梁山。各山寨與梁山反目。 楊采苓與少林寺禪醫合力救活慶德,魯智深等上二龍山,並帶慶德、晏貞姑到二龍山養傷。 史進、李忠分別率少華山、桃花山舊部脫離梁山,重返山寨。 蘇軫擒徐燎,將之押回汴京。蘇軫迫死沈福貴、沈小芸,欒廷玉聯合扈成等救徐燎,事情敗露,扈成戰死,欒廷玉、徐燎挾持趙福金出逃。 欒廷玉、徐燎帶趙福金上二龍山。楊采苓與唐霄鬧翻,離開二龍山,玄武尾隨楊采苓,二人被捉上桃花山。 趙福金私離二龍山,助楊采苓制服李忠等,楊采苓成為桃花山寨主,帶領山寨避過官軍征討。 |
| 宣和三年(1121)冬季 | 二龍山與少華山結盟,並請桃花山加入,被楊采苓拒絕。
謝素秋到梁山行刺宋江,失手被擒。玉嬌枝化名小霞,混入梁山營救謝素秋,並暗中保護張閑。 張閑遷入梁山天書閣,偷記閣內藏書。 王英、鄭天壽到二龍山腳埋伏,俘擄扈三娘。 張閑、李逵私自下山到壽張縣,張閑救出扈三娘。扈三娘殺王英、鄭天壽,又欲殺李逵,為花榮、徐寧所擒。 梁山黑風亭派刺客行刺張閑,被李逵殺死。 張擇端與張閑合作繪成《水滸圖》。 燕青逃出少林寺,返回梁山。張閑、玉嬌枝出逃,被擒。 晏貞姑私自離開二龍山。徐燎下山探聽,被盧俊義打至重傷,為趙元奴所救。 盧俊義統率梁山逆鱗部隊圍困二龍山、少華山、桃花山。仇瓊英上桃花山帶趙福金回汴京。 玄泓私自下山追捕燕青,與仙音閣聯合梁山芒碭山派、阮氏水師、元老派,救出張閑等。張閑取得「天書」,火燒天書閣。芒碭山派、阮氏水師、元老派脫離梁山。林沖私放梁山叛軍,被囚於梁山。 盧俊義蕩平三山,三山領袖帶領殘部出逃。 趙佶派遣宿元景招安梁山,張叔夜派韓世忠聯絡仙音閣阻止招安事。 |
| 宣和三年十二月 | 朝廷派童貫、譚稹率軍征討光之國。 |
| 宣和四年(1122)春季 | 陳廣在湯陰縣收阿飛(應即為岳飛)為徒,重整夜行者軍團。
梁山叛軍屯駐景陽岡,其後玄泓解讀「天書」上文字,揭穿「九天玄女計劃」。梁山叛軍邀請三山殘部和其餘山寨到鳳凰山結盟。 楊采苓等到鳳凰山赴會,在平陰縣郊被崔道成謀害,為陳廣、阿飛所救,又在銀山鎮遇史進。 不庭山首領高勝投靠皇城司,帶蘇軫等上鳳凰山探聽。 眾山寨舉行鳳凰山大會,高可立遊說部分山寨投靠光之國,其餘山寨結盟,推欒廷玉為盟主。唐霄與楊采苓和解,徐燎殺蘇軫。 鳳凰山聯盟屯駐祝家莊。玄泓、劉唐護送慶德回少林寺。 柴不惜偷去《水滸圖》,張閑、唐霄合作重繪《水滸圖》,並謄寫《唐門考工記》。 仇瓊英、趙福金到祝家莊義助鳳凰山聯盟。 高可立派人假扮梁山人馬焚燒鳳凰山聯盟戰船,張叔夜暗中將大海鰍船贈予鳳凰山聯盟。仇瓊英到滄州知府家請婢女燕子到梁山助戰。 鳳凰山聯盟進攻梁山,擊敗解水衛,攻破東山關、西山關、北山關和南山獸關、箭關。燕子說服朱仝反正,讓聯盟軍過南山焰關。 聯盟軍大破九宮八卦陣,攻入宛子城,宋江等出逃。欒廷玉等追捕宋江,被盧俊義擊傷。時遷放出林沖,楊采苓、林沖合力擊倒盧俊義。 欒廷玉傷重身亡,下葬祝家莊。 阿飛辭別陳廣,到真定府投軍抗遼。仇瓊英護送趙福金回汴京,其後趙福金下嫁蔡鞗。 魯智深等重返梁山,眾人推魯智深為寨主。梁山停止打家劫舍行徑。 |
| 宣和四年(1122)四月 | 宋江等流竄至海州,張叔夜出兵征討,朝廷招安宋江等三十六名頭領,並封官拜爵。李若水作《捕盜偶成》詩諷刺時弊。
官軍攻佔青溪縣,光之國退守幫源洞。韓世忠請唐霄等南下幫助追捕方臘。唐霄揭穿柴不惜為內奸,將其逐走。 |
| 宣和四年(1122)五月 | 唐霄等入幫源洞,徐燎擒方臘。辛興宗搶奪方臘冒功。 |
| 宣和四年(1122)六月 | 唐霄等返汴京。玄武投附大相國寺。 |
| ? | 朝廷毒死宋江、柴進、吳用、李逵。
扈三娘回獨龍岡重建扈家莊。徐燎、趙元奴遷居西夏。 張閑、李師師上龍虎山,張閑傳位給下任掌教真人。樊瑞獲准重返龍虎宗。其後張閑與李師師成親。 唐霄、楊采苓回四川,其後二人成親。 |
| 宣和七年(1125) | 唐霄在合州釣魚山開始重建兵誅城。 |
| 靖康二年(1127) | 金軍攻破汴京,俘據趙佶、趙桓(宋欽宗)。趙福金被騙至金營,被金人凌辱,後鬱鬱而亡。 |
| 建炎二年(1128) | 釣魚山兵誅城竣工。
韓世忠與梁紅玉成親。 |
| 淳祐二年(1242) | 蒙古軍侵四川,余玠將合州治所遷至兵誅城,更名為釣魚城。 |
| 寶祐六年(1258) | 蒙古大汗蒙哥入侵四川,在釣魚城被火砲擊中,傷重身亡。 |
| 祥興二年(1279) | 釣魚城守將王立投降蒙古。宋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