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塵十俠》為當代大陸說書人盧抒對《水滸拾遺》的改編,《水滸拾遺》為民初說書人張青山(亦作張清山)於1930年代所作,是對《水滸全傳》中後段故事(到征方臘為止)的改編。由於《水滸拾遺》最初出版於滿洲國,流通甚為有限,今已佚失。但此書內容為後來大陸一些說書人在口頭上傳承,至1990年代經盧抒改編為《風塵十俠》一書,使《水滸拾遺》整篇故事得以再以文字形式傳世。「風塵十俠」在此書中一般稱為「江南十俠」(但「江南十俠」一名其實並不準確,因為此十人並非全部都居於江南),是指十名比梁山頭領高一兩輩的俠客,其中周侗是周通的叔父,也是盧俊義、史文恭、林沖的師傅,與梁山關係密切(此人亦即《說岳全傳》中岳飛的師傅)。此書主旨是講述「江南十俠」以及其他正派俠客與梁山聯合對抗朝廷奸黨和討伐叛逆的故事。
此書首先講述梁山頭領分批到陝西周家寨慶賀周侗生辰,其中武松在少林寺小蓬萊山下院被認出穿戴該院失蹤僧人廣慧的衣物,因而與小蓬萊山下院結怨。幾經周折後,梁山終與小蓬萊山下院了結恩怨,並與某些正派俠客建立友好關係。接著朝廷奸黨在泰安州舉行神州擂,定下三絕計,並請得多個江湖門派合力對付梁山。梁山人馬雖然掃滅多個江湖門派並火燒神州擂台,但在虎頭獅子崖為宋軍所佈的五斗三才陣所阻,同時河北田虎亦聯合宋軍偷襲梁山。在此危急存亡的關頭,幸得關老夫人(關勝之母)領導梁山老弱奮起抗敵,以及眾俠客協助梁山打破五斗三才陣,終於化險為夷。但昆侖派隨即興風作浪,假冒五臺山、少林寺和梁山人馬大鬧汴京,並擄走親王趙博。梁山與眾俠客合力擊敗昆侖派並救出趙博後,最終歸順宋廷。
接著梁山軍先後征討河北田虎和江南方臘。在征田虎期間,燕青奉命到幽州刺探軍情,結識田彪之子田士玉,田彪一家為庇護燕青與田虎交惡,燕青的行動實際達到離間田彪與田虎關係的效果。此後梁山軍先後擊破遼國、恆山和洪氏八蠻對河北的支援,導致田虎敗亡。在征方臘期間,梁山首先與望月潭寨主夏海龍和解並聯姻,打通通往江南的咽喉。其後又因方臘與「江南十俠」中原與方臘交好的苗興、方雕決裂,甚至出兵攻打苗家寨、方家莊,「江南十俠」憤而組成俠義營,參與征方臘。當方臘戰鬥失利困守金陵之際,忽然得到武學高人侯安加盟,令梁山軍損兵折將。其後在師叔清風道長和姪兒侯義青勸說下,侯安毅然反正,並助梁山軍攻破金陵,方臘敗亡。
《風塵十俠》不是《水滸拾遺》的唯一一部改編之作,此外還有劉寶成、陳顯榮的《梁山軼事》,該書出版於1980年代。但《梁山軼事》只涵蓋《水滸拾遺》的前半部,即從梁山頭領到周家寨慶賀周侗生辰至梁山與眾俠客合力擊敗昆侖派並救出趙博的一段故事,沒有其後征二寇(指田虎、方臘)的情節。雖然今天我們已看不到《水滸拾遺》,但通過比較《風塵十俠》與《梁山軼事》的內容,以及比較此二書與馬蹄疾《水滸書錄》中所述《水滸拾遺》的殘存內容和回目,仍可推斷《風塵十俠》和《梁山軼事》對《水滸拾遺》所作的改動。在故事情節上,《梁山軼事》與《風塵十俠》的前半部大同小異,有些地方連人物對話也很相似。鑑於此二書是對《水滸拾遺》的不同改編,而兩者內容竟有如此多相同之處,可見此二書應都大致保留了《水滸拾遺》的原貌,可以視為從《水滸拾遺》派生出來的一對雙胞胎。
《梁山軼事》與《風塵十俠》的分歧除了在於前者在內容上只及後者的一半外,在某些故事人物上也有出入,例如在《風塵十俠》中,時常與史繼貞並肩作戰的是董春之女董玉花,而在《梁山軼事》中這個角色卻是何清之女何翠蓮。此外,《風塵十俠》有記述梁山頭領折損的情況,這些頭領大多死於征二寇戰爭中,惟王英和扈三娘卻是死於梁山攻打八卦連環島一役中。《梁山軼事》沒有征二寇的情節,因而沒有梁山頭領死於這兩場戰爭的記述,連帶王英和扈三娘也得以在八卦連環島一役中倖免於難。根據《水滸書錄》,《水滸拾遺》有這麼一個回目:「報應不爽矮腳虎島外竟傾生」,與《風塵十俠》第四十一回回目的下句「矮腳虎島外竟喪生」非常相似,兩者似應指同一件事,即王英在八卦連環島陣亡。由此可見,在保留《水滸拾遺》原貌方面,《風塵十俠》似乎比《梁山軼事》更詳盡準確。
在人物塑造方面,《風塵十俠》著力描寫時遷、燕青、武松等幾個核心人物,其中時遷更成為全書的「書膽」。大力提高時遷或「時遷類」人物的形象,是「戰後時代」多部《水滸》改編之作的共同取向,《水滸拾遺》(作為《風塵十俠》的前身)可以說開創了這方面的先河。但除了核心人物外,《風塵十俠》中其他人物(包括「江南十俠」)的形象卻頗為模糊。此外,此書對故事情節也描寫得頗為粗疏,很多打鬥、戰爭場面都是一筆帶過,草草收場。更常有對人物和上文情節欠缺交代的情況,例如書中出現了大量人物,但大多在出場一兩次後便沒有下文。另外又如書中明明說到征田虎時侯健奉命請艾文虎相助,但此事結果如何,下文竟沒有再提。以上這些都是《風塵十俠》的不足之處。
下表總結《風塵十俠》中梁山頭領的重要事蹟。
| 梁山頭領 | 重要事蹟 |
|---|---|
| 「呼保義/及時雨」宋江 | 率領梁山人馬到泰安州參加神州擂,先後被擄至汴京、遮天山和竹林莊,獲救後在虎頭獅子崖大破宋軍;假意與方臘結盟,接受宋廷招安後率梁山軍蕩平河北田虎和江南方臘 |
| 「玉麒麟」盧俊義 | 到竹林莊救宋江,與謝國威和解,後率梁山軍到金頂昆侖寺擊破河北軍和遼軍;征田虎時率軍襲取幽州,征方臘時率軍攻破桃源城 |
| 「智多星」吳用 | 在大名府出計擒殺梁士傑;征田虎時出計騙取陣圖以破烈焰煙火陣,並計破河北、恆山、洪氏八蠻聯軍;征方臘時定計攻破潭州,擊滅金陵江南水軍 |
| 「入雲龍」公孫勝 | 征方臘時預知風向變化,助宋江擊破江南水軍,攻取微山湖 |
| 「大刀」關勝 | 隨宋江衝五斗三才陣被擒,獲救後到汴京護送宋江回梁山 |
| 「豹子頭」林沖 | 征方臘時在望月潭為夏玉蓮所擒,後娶夏玉蓮為妻,得夏玉蓮之助殺高成復仇 |
| 「霹靂火」秦明 | 征方臘時在小紫金山為侯安所殺 |
| 「雙鞭」呼延灼 | 在虎頭獅子崖指揮連環甲馬掃蕩高豹所率宋軍 |
| 「小李廣」花榮 | 在大名府擒梁士傑;征田虎時率軍收復蓋天關 |
| 「小梁王」柴進 | 征田虎時假扮鎮國少王爺到雄關口騙取陣圖,使梁山軍得破烈焰煙火陣 |
| 「撲天雕」李應 | 征田虎時率軍支援幽州宋軍,擊退河北、恆山聯軍 |
| 「花和尚」魯智深 | 征田虎時率軍攻取蔚州,征方臘時與俠義營合力攻取南昌府 |
| 「行者」武松 | 在小蓬萊山下院被發現穿著廣慧所遺衣物,被拘禁,被時遷救出,後拜寶妙為師,了結恩怨;參加神州擂時受重傷,被送上五臺山療傷,下山後在琵琶溝劫囚車救出關勝等 |
| 「雙槍將」董平 | 征田虎時率軍收復昊天關 |
| 「沒羽箭」張清 | 征方臘時在小紫金山為侯安所殺 |
| 「金槍手」徐寧 | 征方臘時在小紫金山為侯安所殺 |
| 「黑旋風」李逵 | 在虎頭獅子崖附近除滅神鬼莊、侯家寨惡人;征方臘時與俠義營合力攻取南昌府 |
| 「九紋龍」史進 | 征田虎時率軍攻取蔚州,征方臘時在小紫金山為侯安所殺 |
| 「沒遮攔」穆弘 | 在河北軍偷襲梁山時指揮水軍抗敵 |
| 「混江龍」李俊 | 征方臘時獻策於鄱陽湖口大破江南水軍 |
| 「立地太歲」阮小二 | 征方臘時率領眾頭領潛入水西門,攻破龍江關 |
| 「拼命三郎」石秀 | 征方臘時混入金陵闖公堂欲救燕青被擒,其後為史繼強救出 |
| 「兩頭蛇」解珍 | 征方臘時在葵花峪被方臘擒殺 |
| 「雙尾蠍」解寶 | 征方臘時在葵花峪被方臘擒殺 |
| 「神拳浪子」燕青 | 私自到汴京行刺高俅,奪得高俅寶刀;潛入九曲松林莊,探知奸黨三絕計,又假扮新娘到昊天莊殺楊世強;後在神州擂打死楊天成,又在八卦連環島殺柳春娘;征田虎時到幽州刺探軍情,結識田士玉;征方臘時混入金陵,殺方天壽,其後與史繼貞成親 |
| 「神機軍師」朱武 | 征田虎時到秦鼎銘軍營離間恆山與河北關係,征方臘時出計攻破天長關 |
| 「百勝將」韓滔 | 征田虎時在蓋天關死於賈化所佈烈焰煙火陣 |
| 「天目將」彭玘 | 征田虎時在蓋天關死於賈化所佈烈焰煙火陣 |
| 「聖水將」單廷珪 | 在虎頭獅子崖引水破壞五斗三才陣;征田虎時在蓋天關引水破烈焰煙火陣 |
| 「神火將」魏定國 | 在泰安州指揮火龍兵火燒神州擂台,又在虎頭獅子崖掃蕩高豹所率宋軍 |
| 「聖手書生」蕭讓 | 在河北軍偷襲梁山時調集連環甲馬、火龍兵、長箭隊、金槍隊抗敵 |
| 「轟天雷」凌振 | 征方臘時在望月潭佈水雷擊破方臘所率水軍 |
| 「神算子」蔣敬 | 征田虎時潛入幽州,助盧俊義攻取幽州 |
| 「神醫」安道全 | 在虎頭獅子崖替攻打五斗三才陣的俠客喬裝,其後赴金陵請高玄朗到五臺山治療方雕 |
| 「矮腳虎」王英 | 攻八卦連環島時在水面上為楊天起所殺 |
| 「一丈青」扈三娘 | 攻八卦連環島時殺楊天起為王英報仇,其後悲憤而亡 |
| 「喪門神」鮑旭 | 在泰安州首次開擂時上擂台戲弄賀彥章 |
| 「玉臂匠」金大堅 | 在河北軍偷襲梁山時統率炮兵抗敵 |
| 「鐵笛仙」馬麟 | 征田虎時混入幽州助盧俊義攻陷幽州 |
| 「通臂猿」侯健 | 征方臘時在桃源城探聽消息被擒,不屈自刎 |
| 「跳澗虎」陳達 | 征田虎時在蓋天關為大亮禪師所殺 |
| 「白花蛇」楊春 | 征田虎時在蓋天關為大亮禪師所殺 |
| 「九尾龜」陶宗旺 | 征方臘時在望月潭連殺江南三員將官,又潛入潭底探知江南軍所佈鋼輪火櫃 |
| 「小遮攔」穆春 | 在河北軍偷襲梁山時指揮水軍抗敵 |
| 「操刀鬼」曹正 | 在焦山善會上與蔡福、蔡慶合力殺大興禪師 |
| 「小霸王」周通 | 與周侗一起被擒至佟家院,後被救出 |
| 「鬼臉兒」杜興 | 征田虎時送信至雲州故意遺下密函以離間河北與恆山關係 |
| 「鐵臂膊」蔡福 | 在焦山善會上與曹正、蔡慶合力殺大興禪師 |
| 「一枝花」蔡慶 | 在焦山善會上與曹正、蔡福合力殺大興禪師 |
| 「沒面目/鎮江南」焦挺 | 在焦山善會上力戰方臘,得「鎮江南」之號 |
| 「菜園子」張青 | 為救武松到小蓬萊山下院被拘禁,被時遷救出,其後隨武松到周家寨了結恩怨 |
| 「母夜叉」孫二娘 | 在十字坡殺淫僧廣慧,後將其衣物交給武松穿戴,種下與小蓬萊山下院的恩怨,其後隨武松到周家寨了結恩怨 |
| 「活閃婆」王定六 | 征田虎時在蓋天關為大亮禪師所殺 |
| 「鼓上蚤」時遷 | 火燒小蓬萊山下院,救出武松、張青,其後隨武松到周家寨了結恩怨;在虎頭獅子崖附近除滅神鬼莊、侯家寨惡人;在八卦連環島殺陸登雲;在泰安州盜取陣圖,又請得多方俠客助宋江大破五斗三才陣;在金頂昆侖寺和平大會上定計殺楊天瑞、左玄通,救出趙博 |
下表總結《風塵十俠》中梁山其他人物(包括新加入梁山人物、梁山頭領親眷和部分梁山頭目)和準梁山人物(包括幫助梁山反抗官府但沒有正式加入梁山的人物)的重要事蹟。
| 梁山其他人物/準梁山人物 | 重要事蹟 |
|---|---|
| 劉三 | 梁山黑店頭目,負責看管黑店雅座,欲迷倒周侗時被周侗灌飲蒙汗藥 |
| 王二 | 梁山黑店頭目,被周侗灌飲蒙汗藥 |
| 馬五 | 梁山黑店頭目,負責看管黑店前邊 |
| 孫四 | 梁山黑店頭目,發現劉三和王五被周侗藥倒並報知朱貴 |
| 「賽火祖」金用(全和) | 金家溝首領,在神州擂舉行期間為梁山人馬提供庇護,並協助梁山對抗奸黨和官府 |
| 「左青龍」金成安 | 金家溝成員,在神州擂舉行期間協助梁山對抗奸黨和官府 |
| 「白虎獅」金成太 | 金家溝成員,在神州擂舉行期間協助梁山對抗奸黨和官府 |
| 「金爪三眼賽元達」晁再剛(鐵郎) | 在紫極觀隨白鶴道長學武,下山後遇盧俊義,加入梁山;在虎頭獅子崖附近除滅神鬼莊、侯家寨惡人,在遮天山殺錢飛龍 |
| 「青草蛇」鮑沖 | 原為高唐州飛賊,後到泰安州高鳳府當僕從;其後助時遷盜取假陣圖,為殷得熊所殺 |
| 張國屏 | 混入汴京高俅府刺探奸黨內情,劫法場救出宋江、林沖,並與關勝等護送宋江回梁山,其後到陝西隱居 |
| 張國瑞 | 混入汴京高俅府刺探奸黨內情,劫法場救出宋江、林沖,並與關勝等護送宋江回梁山,其後到陝西隱居 |
| 宋太公 | 在河北軍偷襲梁山時主張山寨上老弱全部自盡,但未及實行即告昏倒 |
| 關老夫人 | 在河北軍偷襲梁山時指揮梁山軍抗敵 |
| 花桂芳 | 在河北軍偷襲梁山時統率娘子軍抗敵 |
下表總結《風塵十俠》中俠義營人物(包括參與對抗宋廷、抵抗河北遼國聯軍、征田虎或征方臘等戰事而非僅參與江湖決鬥/仇殺的俠客及其親眷)的重要事蹟。
| 俠義營人物 | 重要事蹟 |
|---|---|
| 「神棍無敵鎮江南紫面俠」苗興(有旺) | 「江南十俠」之一,苗家寨首領,因庇護史繼強與方臘決裂,組成俠義營,參加征方臘,導致苗家寨被江南軍洗蕩,後率軍攻取龍江關 |
| 「飛天虎」扈成 | 苗家寨成員,拜苗興為師,在八卦連環島救扈三娘 |
| 苗得隆 | 原為「長江三霸」之一,被苗興收伏後歸附苗家寨;在方恆血洗苗家寨時被殺 |
| 苗得茂 | 原為「長江三霸」之一,被苗興收伏後歸附苗家寨;在苗家寨為牛飛虎所殺 |
| 苗得盛 | 原為「長江三霸」之一,被苗興收伏後歸附苗家寨;在苗家寨為牛飛虎所殺 |
| 苗澤田 | 苗家寨成員,在方恆血洗苗家寨時被殺 |
| 尤立娘 | 苗家寨成員,在方恆血洗苗家寨時出逃,其後隨俠義營返回苗家寨 |
| 苗鐵郎 | 苗家寨成員,在方恆血洗苗家寨時隨尤立娘出逃,其後返回苗家寨 |
| 苗霜娥 | 苗家寨成員,在方恆血洗苗家寨時出逃;後在焦山善會上殺牛飛虎,並參加俠義營,攻取潭州,其後返回苗家寨 |
| 苗順 | 苗家寨頭目,在苗家寨率火箭隊擊退追捕史繼強的江南軍 |
| 苗忠 | 苗家寨頭目,在方恆血洗苗家寨時逃奔方家莊 |
| 「碧目賽達摩金刀俠」方雕(天星) | 「江南十俠」之一,原為洞庭湖首領,救方臘後將洞庭湖讓予方臘,另立方家莊;在五臺山被陶玄靜、左玄通五毒丹所傷,為高玄朗治癒;後與方臘決裂,參加征方臘,指揮俠義營水軍在多場水戰中取得勝利 |
| 「黑麒麟鬧海擒龍」方安(國瑞) | 方家莊成員,參與劫法場救方臘,後參加征方臘 |
| 史繼貞(又名方繼貞) | 史文恭女兒,在史文恭自殺後認方雕為義父,被方臘封為英烈郡主;在皈依奪取洞庭湖時帶領方家莊人出逃,後參加征方臘,率領俠義營重奪方家莊,殺胡芬,攻取南昌府,其後嫁予燕青 |
| 「雙槳無敵俠」董春(德良) | 「江南十俠」之一,鄱陽湖首領,帶領鄱陽湖水軍參加征方臘 |
| 董玉花 | 鄱陽湖成員,參加征方臘,與史繼貞並肩作戰 |
| 「分水豹子」董福 | 鄱陽湖頭目,參加征方臘,率領鄱陽湖水軍參與重奪洞庭湖 |
| 「浪裡蛟」董祿 | 鄱陽湖頭目,參與鄱陽湖口大戰 |
| 龐天德 | 鄱陽湖頭目,潛入南昌府,助俠義營攻取南昌府 |
| 范坤 | 鄱陽湖頭目,潛入南昌府,助俠義營攻取南昌府 |
| 鍾鐵心 | 鄱陽湖頭目,潛入南昌府,助俠義營攻取南昌府 |
| 回寶 | 鄱陽湖頭目,潛入南昌府,助俠義營攻取南昌府 |
| 「巡海蒼龍聖手俠」安良(國義) | 「江南十俠」之一,沖霄島首領,在虎頭獅子崖助梁山軍破五斗三才陣,八卦連環島被破後與何清共管八卦連環島;其後帶領沖霄島水軍參加征方臘 |
| 「登山白猿小野龍詼諧童子」安騰蛟 | 沖霄島成員,在虎頭獅子崖助梁山軍破五斗三才陣,後參加征方臘,在金陵戲耍方臘,救出苗興 |
| 江興 | 沖霄島頭目,在八卦連環島救起時遷,並按安騰蛟、周天亮指示戲弄時遷 |
| 「鎮三江妙手無雙俠」丁鳳(雲慶) | 「江南十俠」之一,參加征方臘 |
| 「陝西神槍無敵俠」周侗(光祖) | 「江南十俠」之一,周家寨首領,教授盧俊義、史文恭、林沖、岳飛武藝,曾在八卦連環島降伏陸登雲,後被陸登雲洗蕩周家寨;在虎頭獅子崖助梁山軍破五斗三才陣,後參加征方臘 |
| 華氏大娘 | 周家寨成員,在陸登雲等偷襲周家寨時自刎而死 |
| 周姑娘 | 周家寨成員,在陸登雲等偷襲周家寨時自刎而死 |
| 「陝西小俠客一輪明月」周天亮 | 周家寨成員,在虎頭獅子崖助梁山軍破五斗三才陣,後參加征方臘 |
| 周安 | 周家寨頭目,在陸登雲等襲擊周家寨時帶領老弱逃離周家寨 |
| 「蹈海追風俠」江通(超海) | 「江南十俠」之一,龍潭莊首領,參加征方臘 |
| 「金頭坐山雕鐵臂俠」賈佩(公明) | 「江南十俠」之一,在泰安州助時遷盜取陣圖,使梁山軍得破五斗三才陣,後參加征方臘 |
| 「鎮滇池鬧海神熊追風俠」何清(海晏) | 「江南十俠」之一,八卦連環島被破後與安良共管八卦連環島;其後參加征方臘 |
| 「詼諧俠客」鄒化(瑞昌) | 「江南十俠」之一,參加征方臘 |
| 四大 | 僧門掌權大師兄,曾在八卦連環島降伏陸登雲,協助調停梁山與小蓬萊山恩怨,其後參與金頂昆侖寺和平大會,抵抗河北遼國聯軍 |
| 皆空 | 僧門和尚,曾在八卦連環島降伏陸登雲,其後參與金頂昆侖寺和平大會,抵抗河北遼國聯軍 |
| 「白鶴道長」司馬麟 | 道門掌教道人,曾在八卦連環島降伏陸登雲,協助調停梁山與小蓬萊山恩怨,其後參與金頂昆侖寺和平大會,抵抗河北遼國聯軍 |
| 「逍遙羽士」司馬麒 | 道門道人,曾在八卦連環島降伏陸登雲,協助調停梁山與小蓬萊山恩怨,其後參與金頂昆侖寺和平大會,抵抗河北遼國聯軍 |
| 明輝 | 嵩山少林寺總廟方丈,被佛空嫁禍大鬧汴京,在汴京被捕,獲釋後率領僧兵參與金頂昆侖寺和平大會,抵抗河北遼國聯軍,在金頂昆侖寺圓寂 |
| 寶空 | 少林寺總廟巡方和尚,曾在八卦連環島降伏陸登雲,後在屏風嶺殺叛徒法朗,並出面調停梁山與小蓬萊山恩怨,其後參與金頂昆侖寺和平大會,抵抗河北遼國聯軍,後繼為少林寺方丈 |
| 智真 | 五臺山文殊院大方丈,在泰安州擊敗陸登雲,並在文殊院教武松武藝;其後被佛空嫁禍大鬧汴京,在汴京被捕,獲釋後參與金頂昆侖寺和平大會,抵抗河北遼國聯軍 |
| 智清 | 文殊院二方丈,被佛空嫁禍大鬧汴京,在汴京被捕,獲釋後參與金頂昆侖寺和平大會,抵抗河北遼國聯軍 |
| 惠明 | 文殊院僧人,奉命率領僧兵在金頂昆侖寺抵抗河北遼國聯軍 |
| 「雙鉤蓋陝南」尹德成 | 尹家莊莊主,助燕青潛入九曲松林莊探知奸黨三絕計 |
| 「賽麒麟惡太歲」謝國威 | 原為八卦連環島寨主,被奪島後逃奔周家寨偷學武功,後另立竹林莊;加入奸黨陣營,到遮天山擄劫宋江,與梁山和解後被八卦連環島屠莊並擒捉,為梁山人馬所救;其後參加征田虎戰爭,在蓋天關死於賈化所佈烈焰煙火陣 |
| 「金頭獅豸」謝寬 | 竹林莊成員,八卦連環島攻竹林莊時出逃 |
| 「銀頭獅豸」謝勇 | 竹林莊成員,八卦連環島攻竹林莊時出逃 |
| 謝貞娥 | 竹林莊成員,被許配給周天亮,竹林莊被屠戮後投奔周家寨 |
| 謝靜娥 | 竹林莊成員,被許配給安騰蛟,竹林莊被屠戮後投奔周家寨 |
| 樂波濤 | 竹林莊後水寨主管,勸謝國威與梁山和解,八卦連環島攻竹林莊時傷重身亡 |
| 姜國治 | 姜家寨首領,在虎頭獅子崖助梁山軍破五斗三才陣 |
| 「神拳太保」姜山(永固) | 姜家寨成員,在虎頭獅子崖助梁山軍破五斗三才陣 |
| 姜海(永年) | 姜家寨成員,與孫玉娥訂親,在泰安州打擂台,被陸朗打死 |
| 孫玉娥 | 姜海未婚妻,在泰安州打擂台,殺陸朗,後自刎殉夫 |
| 南光祥 | 南北老店首領,在虎頭獅子崖助梁山軍破五斗三才陣 |
| 北光瑞 | 南北老店首領,在虎頭獅子崖助梁山軍破五斗三才陣 |
| 南文通 | 南北老店成員,在虎頭獅子崖助梁山軍破五斗三才陣 |
| 北文達 | 南北老店成員,在虎頭獅子崖助梁山軍破五斗三才陣 |
| 「活神仙」羅真人 | 蓬萊觀主,參與金頂昆侖寺和平大會,抵抗河北遼國聯軍 |
| 「妙手回天普渡慈航」高玄朗 | 教授安道全醫術,到五臺山治癒方雕,其後參與金頂昆侖寺和平大會,破解血毒煙,並抵抗河北遼國聯軍 |
| 出塵 | 教授孫玉娥武藝,其後參與金頂昆侖寺和平大會,抵抗河北遼國聯軍 |
| 坤尼大師(又名坤衣老尼) | 教授田鳳鸞、謝貞娥、謝靜娥武藝,其後參與金頂昆侖寺和平大會,抵抗河北遼國聯軍 |
| 「三寶護法僧銅奪鐵拐鎮沙門」了然 | 彌勒院僧人,參與金頂昆侖寺和平大會,抵抗河北遼國聯軍 |
| 「飛天神魔/蘑菇」宣威(天化) | 與鄭達合力在金頂昆侖寺擒捉佛空、冷威、仇昶,並在焦山破壞皈依所佈陷阱 |
| 「鬧海神魔」鄭達(光威) | 與宣威合力在金頂昆侖寺擒捉佛空、冷威、仇昶,並在焦山破壞皈依所佈陷阱 |
下表總結《風塵十俠》中二寇(即河北田虎和江南方臘)手下降將和治下義民的重要事蹟。
| 二寇降將/義民 | 重要事蹟 |
|---|---|
| 田彪 | 河北二大王,為庇護兒子田士玉而與田虎交惡;其後為田虎所迫自殺 |
| 「凌空飛燕」蕙芸(又名田鳳英) | 田彪女兒,自小隨坤仲老尼學武,在幽州假扮燕青助其脫險;在田虎敗亡後到恆山北極庵出家;其後下山到南昌府殺元清,救史繼貞等 |
| 田士玉 | 田彪兒子,在幽州與燕青結拜,為保護燕青而殺張太恭;在田虎敗亡後到幽州求情,自刎 |
| 「鐵棒無敵」雷朝山 | 原為九曲松林莊成員,後隨雷聲遠到幽州投奔田彪,為保護燕青殺死張太恭手下 |
| 田鳳鸞 | 田彪女兒,嫁予雷朝山,後隨雷聲遠返回幽州投奔田彪,為保護燕青殺死張太恭手下;在田彪被迫自殺後退隱 |
| 「鐵掌金鞭帥迷海老龍王」夏海龍 | 望月潭寨主,與方臘交好,阻止梁山軍進軍江南,後與梁山軍和解並聯姻 |
| 夏玉蓮 | 望月潭頭領,在望月潭擒林沖,後嫁予林沖,並到汴京擒高成,將其帶返望月潭處決 |
| 「三手將軍小神槍」史繼強 | 史文恭兒子,原為江南軍官,在金陵救出燕青、石秀後投附梁山軍 |
| 金山長老 | 金山寺方丈,試圖化解江南與苗家寨之沖突,其後與俠義營合作對付皈依,出計破壞焦山善會 |
| 志明 | 金山寺執事和尚,替金山長老送信給种師道,約定破壞焦山善會之計 |
| 志亮 | 金山寺執事和尚,替金山長老送信給苗興,約定破壞焦山善會之計 |
| 志靜 | 金山寺執事和尚,替金山長老送信給宋江,約定破壞焦山善會之計 |
| 「鎮海神虯」勞超(之明) | 洞庭湖東西兩山總管,被巢萬年奪佔洞庭湖,其後與俠義營聯合重奪洞庭湖 |
| 「神錘童子」皮鳳 | 原在廣濟寺隨普化禪師學武,在巢萬年奪佔洞庭湖後下山參加征方臘,其後與方金花成親 |
| 「鎮湖神」牛皮龍 | 洞庭湖水寨首領,與俠義營裡應外合驅逐巢萬年 |
| 「忠孝俠」侯安(躍山;勝兒) | 在潤州被尹世發害至家破人亡,被無為仙長救往九轉上清宮並教授武藝;在金陵刺殺尹世發後受命統領江南軍,後受清風道長勸告反正,擒方臘後退隱 |
| 侯義青 | 父親侯安被尹世發毒死,由母親小桃撫養,後隨清風道長到雲臺觀學習武藝;其後與侯安相認,並助梁山軍攻陷金陵 |
| 清風 | 雲臺觀道長,在潤州救小桃和侯義青,騙取尹世發家財,將之送交小桃母子;其後教侯義青武藝,並到金陵勸侯安反正 |
| 方金花 | 江南郡主,在南昌府為救皮鳳、史繼貞、董玉花與方龍反目,其後投附俠義營,嫁予皮鳳 |
| 秀蓮 | 方金花侍婢,自願替換史繼貞被囚於南昌府監牢,其後隨方金花投附俠義營 |
| 春香 | 方金花侍婢,自願替換董玉花被囚於南昌府監牢,其後隨方金花投附俠義營 |
下表列出《風塵十俠》中的人物關係。有關梁山頭領之間的關係,請參閱「施耐庵《水滸全傳》」中的「『前七十一回』人物關係」。
| 關係 | 人物 |
|---|---|
| 父子 | 金用-金成安、金用-金成太、苗得隆-苗澤田、苗澤田-苗鐵郎、謝國威-謝寬、謝國威-謝勇、姜國治-姜山、姜國治-姜海、南光祥-南文通、北光瑞-北文達、田彪-田士玉 |
| 父女 | 苗得隆-苗霜娥、董春-董玉花、周侗-周姑娘、謝國威-謝貞娥、謝國威-謝靜娥、田彪-田鳳鸞、田彪-蕙芸、夏海龍-夏玉蓮 |
| 母子 | 關老夫人-關勝 |
| 兄弟 | 金成安-金成太、張國屏-張國瑞、苗得隆-苗得茂-苗得盛、姜山-姜海、謝寬-謝勇 |
| 兄妹 | 花榮-花桂芳、扈成-扈三娘、苗澤田-苗霜娥、史繼強-史繼貞 |
| 姐弟 | 田鳳鸞-田士玉、蕙芸-田士玉 |
| 姐妹 | 謝貞娥-謝靜娥、田鳳鸞-蕙芸 |
| 夫妻 | 林沖-夏玉蓮、燕青-史繼貞、苗澤田-尤立娘、雷朝山-田鳳鸞、皮鳳-方金花 |
| 祖孫 | 安良-安騰蛟、周侗-周天亮 |
| 叔姪 | 樂和-樂波濤、周侗-周通、周通-周天亮、侯安-侯義青 |
| 翁媳 | 周侗-華氏大娘 |
| 妹夫-妻舅 | 尹德成-丁鳳 |
| 表兄妹 | 姜山-孫玉娥、姜海-孫玉娥 |
| 第一回 | 眾好漢周家寨拜壽 | 二義士少林寺蒙冤 |
| 第二回 | 施絕技廣智擒武松 | 造謠言時遷激俠客 |
| 第三回 | 輕信謊言老俠問罪 | 將錯就錯和尚動武 |
| 第四回 | 重義輕生張青救友 | 披肝瀝膽武松全交 |
| 第五回 | 僧道中計大鬧古剎 | 時遷一怒火燒禪林 |
| 第六回 | 少林僧人登門訴苦 | 六俠周侗當眾陳情 |
| 第七回 | 赴水泊誤入黑酒店 | 上梁山禮迎過三關 |
| 第八回 | 智多星巧定連環計 | 鼓上蚤詬語賺玄門 |
| 第九回 | 誘高人夜走屏風嶺 | 說方丈怒離周家寨 |
| 第十回 | 群僧中計落水遭擒 | 寶空調處消怨和解 |
| 第十一回 | 滅梁山四奸定毒計 | 赴神州群雄顯奇能 |
| 第十二回 | 泰安州四寇大聚會 | 八卦島三傑鎮擂台 |
| 第十三回 | 周小俠潛赴神州擂 | 僧道俗會戰鎮昆侖 |
| 第十四回 | 借劍殺人老俠得逃 | 重義殉節姑嫂喪生 |
| 第十五回 | 小俠客重返金家店 | 玉麒麟復仇獨龍溝 |
| 第十六回 | 夜探賊巢時遷遇險 | 大鬧帥府燕青奪刀 |
| 第十七回 | 燕小乙智探三絕計 | 花太歲命喪九曲莊 |
| 第十八回 | 鼓上蚤虎穴救員外 | 黑旋風神力懾凶僧 |
| 第十九回 | 松林設伏火燒和尚 | 鏢店醉酒生擒叔侄 |
| 第二十回 | 探賊莊誤入轉環樓 | 挖地道巧施鼠形功 |
| 第二十一回 | 擒惡賊巧定胭脂計 | 美英雄喬裝扮新娘 |
| 第二十二回 | 左得成忍痛聘假女 | 楊世強含笑娶魔王 |
| 第二十三回 | 娶姣娘楊賊滅人倫 | 鬧花堂燕青懲淫賊 |
| 第二十四回 | 二次打擂群英聚會 | 一掌報仇烈女殉夫 |
| 第二十五回 | 救英雄暗施苦肉計 | 曉大義冒死盡全交 |
| 第二十六回 | 一盜陣圖時遷受辱 | 二入府衙叔侄立功 |
| 第二十七回 | 出奇謀三打神州擂 | 獻絕技一鳴懾群賊 |
| 第二十八回 | 浪子燕青力勝五傑 | 梁山好漢火燒擂台 |
| 第二十九回 | 蔡太師密召高太尉 | 趙千歲公審宋公明 |
| 第三十回 | 討奸凶兄弟舉義旗 | 劫法場眾將鬧東京 |
| 第三十一回 | 鼓上蚤誘殺侯登霸 | 黑旋風戲耍北地王 |
| 第三十二回 | 北地王兵困梁山泊 | 關夫人掛帥退敵兵 |
| 第三十三回 | 宋公明身陷遮天山 | 周老俠復仇阻雲嶺 |
| 第三十四回 | 破山寨眾高人聚會 | 焚賊巢僧道俗降魔 |
| 第三十五回 | 赴江南師兄弟比武 | 中迷槍盧俊義被擒 |
| 第三十六回 | 謝家寨二小結良緣 | 竹林莊眾寇鬧喪棚 |
| 第三十七回 | 邂逅相遇金哥報仇 | 三盜陣圖時遷得手 |
| 第三十八回 | 戰高豹時遷請能人 | 破敵陣五老喬改扮 |
| 第三十九回 | 水淹敵陣宋江得勝 | 火焚莊院二女闖圍 |
| 第四十回 | 鮑老俠慘死八卦島 | 陸和尚身墜斷雲峰 |
| 第四十一回 | 燕小乙寨中懲淫婦 | 矮腳虎島外竟喪生 |
| 第四十二回 | 眾英雄共赴風雲會 | 方二俠誤中五毒丹 |
| 第四十三回 | 金陵求醫二俠得救 | 塞北探兄方臘報仇 |
| 第四十四回 | 昆侖掌力破金虯頂 | 和平會大敗昆侖派 |
| 第四十五回 | 盧俊義兵救五臺山 | 燕小乙智探二王府 |
| 第四十六回 | 軍師問罪血濺王府 | 田虎班師審問冤情 |
| 第四十七回 | 假中假妙人施妙計 | 喜上喜惡賊食惡果 |
| 第四十八回 | 宋公明督兵雄關口 | 鎮國王身陷大名府 |
| 第四十九回 | 施巧計吳用擒叛逆 | 入險地時遷斬三賊 |
| 第五十回 | 鎮國王督師平田虎 | 玉麒麟單槍定幽州 |
| 第五十一回 | 傳王諭巧賺煙火圖 | 出奇兵一舉破兩關 |
| 第五十二回 | 單槍顯威力斬八將 | 兄弟反目逼死二王 |
| 第五十三回 | 陳利害鄧軍師獻策 | 挽敗局北地王請兵 |
| 第五十四回 | 反客為主大破番兵 | 離間計成幽州解圍 |
| 第五十五回 | 進兵古北田虎遭擒 | 退歸梁山宋江蒙冤 |
| 第五十六回 | 賽張良乘機說水泊 | 智多星將計展奇謀 |
| 第五十七回 | 憑三寸舌吳用曉義 | 借兩行齒時遷搭橋 |
| 第五十八回 | 豹子頭曉義娶醜女 | 夏玉蓮重才嫁美男 |
| 第五十九回 | 洞房夜新郎說身世 | 花燭殘娘子影無蹤 |
| 第六十回 | 薦福庵俠女遇師祖 | 辦善會狗子被活捉 |
| 第六十一回 | 報冤仇林沖祭英靈 | 毀盟約宋江征方臘 |
| 第六十二回 | 探密遭擒侯健全義 | 毒計敗露方臘敗逃 |
| 第六十三回 | 鎮南王兵屯微山湖 | 二義士怒入金陵城 |
| 第六十四回 | 燕小乙刀劈方天壽 | 石三郎獨鬥立地神 |
| 第六十五回 | 行譎詐藥麻苗有旺 | 事詼諧戲耍鎮南王 |
| 第六十六回 | 方二爺登門陳大義 | 鎮南王當眾述恩情 |
| 第六十七回 | 說利害方臘踞江南 | 討叛逆十老鬧金陵 |
| 第六十八回 | 晁再剛三探葵花峪 | 种師道一鼓破敵巢 |
| 第六十九回 | 審五鬼時遷惡作劇 | 戰七賢王進顯神威 |
| 第七十回 | 守險關群雄戰七賢 | 佐南王本全會十老 |
| 第七十一回 | 周天亮復仇入敵營 | 本全僧驕兵遭覆滅 |
| 第七十二回 | 十老俠聚會鐵門關 | 鎮南王鏖兵葵花峪 |
| 第七十三回 | 暗策劃血洗苗家寨 | 施毒計掃滅洞庭湖 |
| 第七十四回 | 老總管拒敵中毒箭 | 史繼貞率眾闖重圍 |
| 第七十五回 | 大戰洞庭三俠退敵 | 集會金山長老獻策 |
| 第七十六回 | 喬改扮潛伏天長關 | 定毒計召開焦山會 |
| 第七十七回 | 四老赴會威攝群寇 | 二女報仇力斬五賊 |
| 第七十八回 | 二魔探密巧破毒計 | 群雄赴會試比高低 |
| 第七十九回 | 梁山將大破天長關 | 鎮南王退守金陵城 |
| 第八十回 | 訪仇人獻藝入王府 | 尋花賊結交進侯宅 |
| 第八十一回 | 中毒藥兄弟雙受害 | 下絕情二賊除禍根 |
| 第八十二回 | 尹狗子借刀殺弱女 | 二賊寇見色起歹心 |
| 第八十三回 | 趕盡殺絕寒梅遭戮 | 路逢仙長惡賊贈金 |
| 第八十四回 | 巧遇仙師入山學藝 | 遍訪仇人雪恥報仇 |
| 第八十五回 | 夜入王府力斬九寇 | 藝高膽大手刃二賊 |
| 第八十六回 | 識英才授命統三軍 | 展神威初戰斬四將 |
| 第八十七回 | 探隱情二將入險地 | 尋仇人叔侄會金陵 |
| 第八十八回 | 秉大義青兒救好漢 | 論忠孝道長進良言 |
| 第八十九回 | 收洞庭皮鳳闖賊巢 | 戰群寇俠女立奇功 |
| 第九十回 | 攻潭州方二爺用計 | 奪城池智多星施謀 |
| 第九十一回 | 鼓上蚤夜入龍江關 | 眾老俠復仇苗家寨 |
| 第九十二回 | 取南昌義士商對策 | 宿野寺俠女遇凶僧 |
| 第九十三回 | 守城池謀士請高人 | 奪寺院凶僧虐鄉里 |
| 第九十四回 | 神錘童子逞能逢險 | 俠義姐妹臨危救人 |
| 第九十五回 | 二好漢罵陣斬黃彪 | 三女子探監救義姊 |
| 第九十六回 | 辭師下山行俠尚義 | 夜入王府見義勇為 |
| 第九十七回 | 搬救兵史姑娘掛帥 | 解危困二僧道劫營 |
| 第九十八回 | 步步緊迫誘敵就範 | 節節敗退棄城東逃 |
| 第九十九回 | 湖口鏖兵雙方用計 | 火燒戰船一舉成功 |
| 第一百回 | 忠孝俠明義擒方臘 | 宋公明班師回京城 |
以下是《風塵十俠》的大事年表。請注意《風塵十俠》一書沒有清楚交代事件發生的年份(只說是「北宋宣和年間」),所以下表的「年期」一欄一律使用「故事第X年」或「故事前X年」。此外,此書也甚少交代事件發生的確切時間,所以下表有頗多部分的「年期」僅能標以「?」號。作者在交代時間時,也相當漫不經意(粵語說法是「隨口噏」),以致時有前言不對後語的情況。舉例說,在說到梁山發兵征討江南方臘,兵至望月潭,林沖與夏玉蓮成親,夏玉蓮隨即到汴京活捉高成(即高衙內)替林沖報仇時,書中明說那時是「四月十八日」前後;接著在說到「江南十俠」到鐵門關助攻江南,又說是「三月初一」前後。按理這個「三月初一」應在前述「四月十八日」的下一年(儘管這兩個日期甚有「隨口噏」的嫌疑),據此梁山從開始征方臘到戰事中段,至少約有一年時間。可是,此書下文又說梁山與江南交戰「僅兩個月」便已逼近江南都城金陵,這與前文相矛盾。由於此書的情節一般有很快的時間節奏(例如梁山軍僅用數月時間便平定河北田虎),下表採用「僅兩個月」之說。
| 年期 | 大事 |
|---|---|
| 故事前約六十年 | 苗興開始闖蕩江湖,其後與方雕、董春、安良、丁鳳、周侗、江通、賈佩、何清、鄒化結拜,合稱「江南十俠」(亦稱「風塵十俠」)。 |
| 故事前約四十年 | 苗興在雲南打敗本全,本全上大黃山學武。 |
| ? | 白鶴道長在東溪村遇晁蓋,帶晁再剛返紫極觀傳授武藝。 |
| 故事前十八年 | 尹世發在潤州與朱春蓮通姦,毒死侯平,侵奪其家產,並欲謀害寒梅、小桃。無為仙長救侯安,將其帶回九轉上清宮並傳授武藝。 |
| 故事前十七年 | 小桃生侯義青。 |
| 故事前十六年 | 小桃和侯義青被尹世發謀害,為清風道長所救。尹世發殺寒梅。
張貴收留小桃母子,清風道長騙取尹世發家財,將之送交小桃母子。其後尹世發成為紹興府太守。 |
| 故事前十二年 | 清風道長將侯義青帶回雲臺觀並傳授武藝。 |
| 故事前十年 | 周侗、寶空、四大禪師、皆空和尚、司馬麟、司馬麒在八卦連環島設三教大會,降伏陸登雲。 |
| 故事前三年 | 廣慧私離少林寺小蓬萊山下院,在十字坡為孫二娘所殺。其後武松穿戴廣慧衣物,扮作行者。 |
| ? | 方臘被朱空陷害問斬,為方雕所救。方雕將洞庭湖讓予方臘,隱居方家莊。其後方臘起兵佔領荊襄九郡,定都金陵,自號鎮南王。尹世發投附方臘,獲封會稽王。
梁山攻破曾頭市,盧俊義擒史文恭,史文恭自刎。史繼貞認方雕為義父,隨其至江南,被方臘封為英烈郡主。 雲臺觀主賢靜因梁山鬧華州一事被華州太守誣告通匪問斬,經趙玄真出面營救,被解至汴京審理。 |
| 故事第一年二月 | 梁山頭領開始分批赴周家寨向周侗拜壽。 |
| 故事第一年三月 | 武松、時遷到小蓬萊山下院,武松為廣智所擒。
張青到小蓬萊山下院,被拘禁。時遷救出武松、張青,火燒小蓬萊山下院。寶妙、廣智等到周家寨追究責任。 |
| ? | 周侗到梁山,商議對付寶妙之策。 |
| 故事第一年六月 | 寶空訪少林寺屏風嶺下院,法朗欲投靠蔡京,擒寶空。
趙玄真赴梁山為賢靜討公道,遇時遷。二人救寶空,寶空殺法朗。 武松等到周家寨,被寶妙等拘禁。 |
| 故事第一年七月 | 寶妙等押武松等回小蓬萊山,被梁山人馬截救。寶空等調停雙方恩怨,武松拜寶妙為師。宋江承諾救賢靜。 |
| 故事第二年約正月 | 高鳳在泰安州擺神州擂,祝彪定三絕計,聯合昆侖派、八卦連環島、侯家寨、昭陽湖、神鬼莊、竹林莊、臥虎莊、遮天山、靳家莊、佟家院、昊天莊、九曲松林莊、金蛟島,共同對付梁山。
梁山頭領赴泰安州,屯駐金家溝。燕青私自到汴京行刺高俅,奪得高俅寶刀。 燕青在尹家莊遇尹德成,得尹德成之助潛入九曲松林莊,遇祝彪。九曲松林莊人馬殺祝彪,燕青探知三絕計。 神州擂首次開擂。武松受重傷,被送上五臺山療傷。姜海被陸朗打死。 陸登雲在泰安州再戰周侗等六人,被智真長老擊敗。 陸登雲、靳太忠、楊天起、楊天瑞、錢飛龍等偷襲周家寨。 盧俊義私離金家溝,遇晁再剛。二人到靳家莊替周家寨報仇,周天亮、安騰蛟和梁山人馬隨後接應,火燒靳家莊。 |
| ? | 周侗、周通被擒至佟家院,梁山人馬和眾俠客火燒佟家院,救出二周。眾俠客追至昊天莊,被擒。
左翠花被楊世強迫婚自縊,左得成向梁山求援。梁山人馬火燒昊天莊,殺楊世強,救出眾俠客。 神州擂二次開擂。孫玉娥殺陸朗,後自刎殉夫。 梁山人馬攻九曲松林莊,尹德成說服雷聲遠脫離奸黨陣營。雷聲遠帶雷朝山、田鳳鸞等到河北投附田彪。 時遷潛入高鳳府,盜得假陣圖。 神州擂三次開擂,燕青殺楊天成。梁山軍火燒擂台,劫奪泰安州府庫,移駐虎頭獅子崖。 高俅佈五斗三才陣,攔截梁山軍,宋江等衝陣被擒。高俅押宋江、林沖往汴京。 |
| 故事第二年約五月 | 高登押關勝等往汴京。武松離五臺山,在琵琶溝救出關勝等。
趙博在汴京公審宋江、林沖,釋放賢靜。 宋江、林沖被問斬,張國屏劫法場,關勝等護送宋江回梁山。 河北田虎聯同登州、萊州、青州宋軍偷襲梁山,關老夫人指揮梁山軍抗敵。 時遷、李逵、晁再剛私回梁山,在虎頭獅子崖附近除滅神鬼莊、侯家寨惡人。 時遷、關勝等偷襲河北軍營,梁山守軍擊退河北軍。仇昶將宋江俘往遮天山。 |
| ? | 時遷等到遮天山救宋江,謝國威將宋江擄至竹林莊。
周侗上遮天山尋仇,被擒。眾俠客和梁山人馬救出周侗,殺錢飛龍,火燒遮天山。 盧俊義等到竹林莊,謝國威放宋江,並將謝貞娥、謝靜娥分別許配給周天亮、安騰蛟。宋江等返虎頭獅子崖。 時遷得賈佩之助,在泰安州盜得真陣圖。 宋江再打五斗三才陣,羅天棟被擒,獲宋江義釋,退隱。時遷請得姜家寨、南北老店、周家寨、沖霄島眾老少俠客,助宋江大破五斗三才陣。 八卦連環島屠戮天王莊、太歲莊、竹林莊,殺鮑登,擒謝國威。梁山人馬和眾俠客攻八卦連環島,救謝國威,殺陸登雲、柳春娘、楊天起等。 方臘到八卦連環島擺和頭酒,楊天瑞企圖下毒失敗,棄八卦連環島出逃。安良、何清共管八卦連環島。 昆侖派假冒五臺山、少林寺和梁山人馬,大鬧汴京,將趙博擄至金頂昆侖寺。 梁山人馬與眾俠客在五臺山聚會商討對策,方雕被陶玄靜、左玄通五毒丹所傷。時遷等請高玄朗到五臺山治療方雕。 宋江、方臘和眾俠客到金頂昆侖寺尋仇,殺陶玄靜。宋江與方臘盟誓。 昆侖派兇僧佛空召開和平大會(又稱龍虎風雲會),誘梁山人馬和眾俠客赴會。時遷定計殺楊天瑞、左玄通,救出趙博,佛空等被擒。 河北和遼國聯軍圍困金頂昆侖寺,盧俊義率兵擊破河北軍和遼軍。梁山軍退守五臺山。 燕青化名盧士傑到幽州刺探軍情,遇雷朝山、田士玉。張太恭帶軍欲擒燕青,為田士玉等所殺。田鳳英假扮燕青助其脫險,田彪與田虎交惡。 河北軍北返,梁山軍歸順宋廷,屯兵雄關口。 梁士傑誘趙博至大名府,欲殺之。梁山軍擒殺梁士傑。 梁山軍奉詔征討河北田虎,在蓋天關被賈化所佈烈焰煙火陣擊敗,謝國威等陣亡。 盧俊義襲取幽州。柴進到雄關口騙取陣圖,梁山軍破烈焰煙火陣。 梁山軍攻取蓋天關、昊天關。 遼國派軍支援田虎。梁山軍大破河北、遼國聯軍,田虎迫田彪自殺,退守白水城。 河北聯合恆山偷襲宋軍後方,攻佔蓋天關、昊天關,又聯合洪氏八蠻夾擊梁山軍。梁山軍計破河北、恆山、洪氏八蠻聯軍,收復昊天關,攻取白水城。 梁山軍收復蓋天關,攻取雲州、蔚州。 田虎逃奔古北口,被洪氏八蠻擒獻梁山軍,河北平定。 趙博審田虎,田士玉自刎。趙博假意欲斬宋江,梁山人馬劫法場救出宋江,返回梁山。田鳳英到恆山北極庵出家,獲法名蕙芸。 |
| 故事第三年四月 | 梁山假意與方臘聯手反宋,出兵征討江南方臘,在望月潭為夏海龍所阻,林沖被擒。
梁山與望月潭和解,林沖與夏玉蓮成親。夏玉蓮到汴京,在薦福庵與白眉大師等計擒高成,將其帶返望月潭處決。 |
| 故事第三年約五月 | 梁山軍攻取桃源城,擊破方臘所率水軍。
燕青、石秀混入金陵,殺方天壽,大鬧公堂,被擒。史繼強將二人救至苗家寨。方臘與「江南十俠」決裂。 种師道率軍攻葵花峪,盧俊義率軍助戰,攻破葵花峪。方臘率軍圍困葵花峪,另派軍攻鐵門關。 本全投附方臘,到鐵門關助戰。「江南十俠」到鐵門關,助种殿甲大破江南軍。 「江南十俠」組成俠義營,參加征方臘,助解葵花峪之圍。 方恆率軍血洗苗家寨。皈依、巢萬年、胡芬投附方臘,聯合進攻方家莊,奪佔洞庭湖,驅逐勞超。方雕帶眾人逃赴金山寺。 梁山軍攻取微山湖。 |
| 故事第三年約六月 | 皈依招集邪門高手在焦山寺舉行焦山善會,梁山人馬和眾俠客赴會,引發正邪決鬥。
梁山軍攻取天長關、宣州、潤州、揚州、杭州,方臘敗退金陵。 侯安入金陵刺殺尹世發、朱春蓮,受方臘命統領江南軍。侯義青到金陵與侯安相認。 |
| 故事第三年約七月 | 清風道長到金陵勸侯安反正。
俠義營聯合勞超和洞庭湖水寨人馬重奪洞庭湖,殺胡芬。 宋軍攻取睦州、歙州、漳州、泉州。俠義營聯合梁山軍攻取潭州、龍江關。 皮鳳、史繼貞、董玉花入南昌府刺探軍情,被擒,方金花、蕙芸救出三人。 俠義營攻取南昌府,方金花投附俠義營。 俠義營聯合梁山軍在鄱陽湖口大破方龍所率江南水軍。 方臘將方金蘭許配給侯安。 |
| 故事第三年約八月 | 侯安、侯義青助宋軍、梁山軍、俠義營聯合攻陷金陵,方金蘭自縊,方臘被擒,江南平定。
梁山軍押解方臘到汴京。 燕青與史繼貞成親;皮鳳與方金花成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