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滸》為清末民初作家陸士諤(本名陸守先)所著,作為七十回本《水滸傳》的續書,是一部穿越宋、清兩代的「新」派小說。小說首先講述梁山大聚義後,林沖等奉命往汴京探聽朝廷消息。林沖等在汴京除了手刃仇人高衙內和高俅外,還發現朝廷改行新法。這個新法並非宋代王安石倡議的那種新法,而是清末「立憲運動」時期提出的那種新政,包括興辦實業、開設銀行、改革制度,以至預備立憲等。不過,林沖等發現很多人只是借行新法之名,乘機撈取各種金錢利益。林沖等返回梁山報告後,吳用遂提出梁山也要實行變法,倡議把梁山泊改組為「梁山會」(又稱「梁山黨」),並舉行首次選舉,選出宋江、盧俊義為正、副會長。吳用並倡議「梁山會」除了留幾個守山寨外,其餘頭領都要下山,各創事業,把賺得金錢的某個百分比上供梁山作為會費,並在舉行大會時報告成績,以定各人在會中的等次。
此後梁山各頭領相繼下山,闖入「新世界」。按照其動向,大致可把這些頭領分為三類。第一類頭領雖然放棄了打家劫舍的手段,但卻秉持吳用提出的「文明面目,強盜心腸」宗旨,改做各種偏門或犯法勾當,例如陶宗旺開辦私娼寮;扈三娘開辦女總會供人聚賭;宋江在營辦賑災事業時私吞捐款;很多復任軍官的頭領則利用官職克扣錢餉,或甚至私賣公產等。第二類頭領從事各種正當職業,例如林沖任陸軍學堂監督;武松開設武學會;李俊等人合資營辦礦務;盧俊義營辦鐵路;孟康則任船政大臣,督造戰船等。不過,為了賺錢營生,這些頭領也不得不改變以往的習性,迎合新社會的運作模式(例如金錢掛帥的商業模式)。第三類頭領則沒有改掉以往的習性,或者不適應新社會,結果虧了本錢或大出洋相,例如李逵便輸了很多金錢,去吃番菜時又鬧出笑話;孫新和顧大嫂不懂經營,只守著本錢,結果一事無成;公孫勝等五人則合資買彩票並中頭彩,但在領彩金時五個人如同「大鄉里出城」,笑料百出。
「梁山會」大會會期將近,各頭領回山報告,由裴宣按各人的金錢實效定等次,結果扈三娘、盧俊義和孟康獲最優等成績,孫新、顧大嫂和李逵獲劣等成績。總括而言,凡是擁有現代世界所需技能的頭領(例如造船家孟康、裁縫侯健、火藥專家凌振、鐵匠湯隆、醫生安道全等),都獲得較優成績;而某些頭領的技術因不合時宜(例如魔法師樊瑞、一味靠勇的李達),則獲得較差成績,這反映了作者所處時代的特點。
《新水滸》作為一部穿越時空的小說,在「水滸家族」中具有獨特地位(雖然清末還有另一部由西冷冬青創作的小說,同樣名為《新水滸》,也同樣以穿越時空為主題,但該書是未完成作品,而且較少人認識,其地位不及陸士諤的《新水滸》)。由於此書著重以梁山人物闖入清末「新世界」這一點來營造新奇趣味,對故事情節不太注重,全書基本是平鋪直敘,缺乏故事性,甚至連林沖手刃高衙內和高俅這樣重要的情節也缺乏鋪排。我們可以說,此書主旨不在於說故事,梁山聚義對此書來說其實只是一個幌子;此書的真正主旨是借古諷今(這裡的「今」是指清末民初的時代),表達作者對當時社會上各種光怪陸離現象的不滿。
在對待梁山人物方面,此書基本上把他們視為「文明」的強盜,可用「文明面目,強盜心腸」作為概括。惟請注意,在此書中「文明面目,強盜心腸」是當時整個社會的通病,因此作者提出這一點其實是要鞭撻整個社會,而非針對梁山人物。從另一個角度看,如要說梁山人物是強盜,那麼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是強盜。事實上,在作者筆下,梁山人物雖然以賺錢營利為目的,但也做了一些有利國家的事情,例如李俊、穆弘等人便從金國人手上爭回開發礦產的權利,此一情節一方面影射作者所處時代國家被列強宰割的事實,另一方面也保存了傳統《水滸》中梁山人物的「忠義」形像。
下表總結《新水滸》中部分梁山頭領的重要事蹟。
| 梁山頭領 | 重要事蹟 |
|---|---|
| 「呼保義/及時雨」宋江(公明) | 當選為「梁山會」正會長;其後在濟州當選諮議局議員,並且營辦天災籌賑公所,靠私吞捐款發大財 |
| 「玉麒麟」盧俊義 | 當選為「梁山會」副會長;其後在大名府營辦鐵路 |
| 「智多星」吳用(加亮;學究) | 提出「文明面目,強盜心腸」理論,倡議將梁山改組為「梁山會」,並當選為「梁山會」庶務長,到鄆城縣學署報考優拔試,被敲詐;其後在白虎山一帶幫人出謀劃策以賺取酬金並兩次戲弄益都縣知縣,又在江州創辦《呼天日報》,專事諷刺官府,引蔡得章收購以獲利 |
| 「入雲龍」公孫勝 | 與另外四名頭領合買群益彩票並中頭彩 |
| 「大刀」關勝 | 原留守梁山任值年幹事員,後私自下山到汴京任軍官,向朝廷建議設立海軍 |
| 「豹子頭」林沖 | 到汴京探聽朝廷消息,殺高衙內、高俅,在鄆城縣義助李福全;其後在汴京任陸軍學堂監督 |
| 「霹靂火」秦明 | 復任軍官 |
| 「雙鞭」呼延灼 | 在汴京復任軍官 |
| 「小李廣」花榮 | 當選為「梁山會」庶務員;其後在江州復任軍官,又把江浙鐵路私賣給金國人以獲利 |
| 「小旋風」柴進 | 當選為「梁山會」庶務員;其後在汴京任貴胃法政學堂總理 |
| 「撲天雕」李應 | 在江州開辦興業銀行,並任商務總會總董 |
| 「美髯公」朱仝 | 在濟州營辦天災籌賑公所 |
| 「花和尚」魯智深 | 到汴京探聽朝廷消息,大鬧大相國寺,殺智清長老;成立「梁山會」後留守梁山任值年幹事員 |
| 「行者」武松(又名武二) | 在清河縣開設武學會,又舉辦運動會 |
| 「雙槍將」董平 | 當選為「梁山會」庶務員;其後在汴京復任軍官 |
| 「沒羽箭」張清 | 復任軍官 |
| 「青面獸」楊志 | 留守梁山任值年幹事員 |
| 「金槍手」徐寧 | 原留守梁山任值年幹事員,後私自下山復任軍官 |
| 「急先鋒」索超 | 在大名府復任軍官 |
| 「神行太保」戴宗 | 到汴京探聽朝廷消息,發現朝廷改行新法,道破其神行法甲馬實乃電片,並革除運用神行法須吃素的規定;其後在青浦縣探知陸士諤寫作《新水滸》 |
| 「赤髮鬼」劉唐 | 在江州開辦鐵路公司 |
| 「黑旋風」李逵(又名李鐵牛) | 在沂水縣被騙財,打死人後被捕下獄,被救出後到江州西牢做禁卒 |
| 「九紋龍」史進 | 到延安府投奔王進,任軍官 |
| 「沒遮攔」穆弘 | 代表揭陽嶺礦務保存會與金國人談判,爭取在揚陽嶺開礦權利;其後在揚陽嶺營辦礦務公司 |
| 「插翅虎」雷橫 | 在濟州營辦天災籌賑公所 |
| 「混江龍」李俊 | 佔領揭陽嶺,奪回開礦權並營辦礦務公司,又在東南沿海營辦漁巡隊 |
| 「立地太歲」阮小二 | 在江州營辦漁業聯合會,又在石碣村營辦漁團 |
| 「船火兒」張橫 | 在江州營辦漁業聯合會 |
| 「短命二郎」阮小五 | 在江州營辦漁業聯合會,又在石碣村營辦漁團 |
| 「浪裡白條」張順 | 在江州營辦漁業聯合會 |
| 「活閻羅」阮小七 | 當選為「梁山會」庶務員;其後在江州營辦漁業聯合會,又在石碣村營辦漁團 |
| 「病關索」楊雄 | 與另外四名頭領合買群益彩票並中頭彩 |
| 「拼命三郎」石秀 | 當選為「梁山會」庶務員;其後與另外四名頭領合買群益彩票並中頭彩 |
| 「兩頭蛇」解珍 | 任江州北卡委員 |
| 「雙尾蠍」解寶 | 任江埠裁判所裁判官 |
| 「浪子」燕青(又名燕小乙) | 當選為「梁山會」庶務員;其後在大名府助盧俊義營辦鐵路 |
| 「神機軍師」朱武 | 當選為「梁山會」庶務員 |
| 「鎮三山」黃信 | 復任軍官 |
| 「醜郡馬」宣贊 | 在汴京復任軍官 |
| 「井木犴」郝思文 | 復任軍官 |
| 「百勝將」韓滔 | 復任軍官 |
| 「天目將」彭玘 | 復任軍官 |
| 「聖水將軍」單廷珪 | 在汴京復任軍官 |
| 「神火將軍」魏定國 | 在汴京復任軍官 |
| 「鐵面孔目」裴宣 | 擔任梁山會執法員,按各人業績定等次;到沂水縣作辯護士,從獄中救出李逵 |
| 「聖手書生」蕭讓 | 當選為「梁山會」書記;其後在江州賣字,又助吳用營辦《呼天日報》 |
| 「轟天雷」凌振 | 營辦鐵廠,又獲朝廷委任為槍炮製造局總辦 |
| 「神算子」蔣敬 | 當選為「梁山會」會計員;其後在雄州營辦忠義銀行失敗,夾帶私逃,轉移至江州任商會幹事員 |
| 「神醫」安道全 | 在江州行醫,創辦《醫學報》和醫學堂,並被召往汴京醫治趙佶,成為御醫 |
| 「紫髯伯」皇甫端 | 在江州開藥房,其後擴展為華洋大藥房 |
| 「矮腳虎/野雞元帥」王英 | 在江州營辦女學堂失敗後專事吊膀子;其後被誤作革命黨,被抓至大名府,受任為南洋偵探長 |
| 「一丈青」扈三娘 | 在江州營辦女學堂失敗,其後轉營女總會 |
| 「喪門神」鮑旭 | 在江州開辦印書館 |
| 「毛頭星」孔明 | 在白虎山任鄉董 |
| 「獨火星」孔亮 | 在白虎山任鄉董 |
| 「玉臂匠」金大堅 | 在江州刊刻牙章,其後開辦印書館 |
| 「出洞蛟」童威 | 佔領揭陽嶺,奪回開礦權並營辦礦務公司,又在東南沿海營辦漁巡隊 |
| 「翻江蜃」童猛 | 佔領揭陽嶺,奪回開礦權並營辦礦務公司,又在東南沿海營辦漁巡隊 |
| 「玉旛竿」孟康 | 獲朝廷委任為船政大臣 |
| 「通臂猿」侯健 | 在江州開辦侯仁記軍服鋪,又在景虞女學堂任裁縫教師 |
| 「白面郎君」鄭天壽 | 在雄州開辦尚德女學堂,被揭發與妻妹通姦,其後在江州轉營九雲銀器樓 |
| 「九尾龜」陶宗旺 | 在汴京媚事蔡得章,獲選東昌府知府,但被免職;其後在江州開私娼寮 |
| 「鐵扇子」宋清 | 在濟州營辦天災籌賑公所 |
| 「鐵叫子」樂和 | 在江州開辦音樂傳習所並成立戲曲改良會,又在景虞女學堂任音樂教師 |
| 「小遮攔」穆春 | 在揚陽嶺營辦礦務公司,負責主理礦務 |
| 「操刀鬼」曹正 | 營辦宰牲公司 |
| 「小霸王」周通 | 在江州開辦景虞女學堂 |
| 「金錢豹子」湯隆 | 在江州開辦鐵路公司 |
| 「出林龍」鄒淵 | 與另外四名頭領合買群益彩票並中頭彩 |
| 「獨角龍」鄒潤 | 與另外四名頭領合買群益彩票並中頭彩 |
| 「旱地忽律」朱貴 | 當選為「梁山會」庶務員,留守梁山管理酒店 |
| 「笑面虎」朱富 | 留守梁山管理酒店 |
| 「鐵臂膊」蔡福 | 在大名府管理模範監獄 |
| 「一枝花」蔡慶 | 在大名府管理罪犯習藝所 |
| 「催命判官」李立 | 代表揭陽嶺礦務保存會與金國人談判,爭取在揚陽嶺開礦權利;其後在揚陽嶺營辦礦務公司 |
| 「菜園子」張青 | 在汴京任翰林失敗,其後在江州轉營印書館,又營辦夜花園 |
| 「母夜叉」孫二娘 | 在江州營辦夜花園 |
| 「白日鼠」白勝 | 在江州開藥房,其後擴展為華洋大藥房 |
| 「鼓上蚤」時遷 | 在雄州營辦忠義銀行失敗,夾帶私逃;其後在江州警察局任偵探,破獲騙案,向騙子勒索贓款 |
有關梁山頭領之間的關係,請參閱「施耐庵《水滸全傳》」中的「『前七十一回』人物關係」。
| 第一回 | 醒惡夢俊義進忠言 | 發高談智深動義憤 |
| 第二回 | 豹子頭手刃高衙內 | 花和尚棒喝智清僧 |
| 第三回 | 戴院長說明神行法 | 魯智深改扮留學生 |
| 第四回 | 諮議局紳士現惡形 | 鹽捕營官府逞淫威 |
| 第五回 | 林教頭仗義救福全 | 戴院長憤世罵官場 |
| 第六回 | 宋公明大宴群雄 | 吳學究倡言變法 |
| 第七回 | 女頭領大發牢騷 | 忠義堂初行選舉 |
| 第八回 | 白面郎擬開女校 | 神算子籌辦銀行 |
| 第九回 | 倒銀行蔣敬施辣手 | 佈廣告時遷計緩兵 |
| 第十回 | 鄭天壽恃強佔妻妹 | 章淑人被刺控公庭 |
| 第十一回 | 女學生甘為情死 | 白面郎決計私逃 |
| 第十二回 | 九尾龜巧設私娼寮 | 一丈青特開女總會 |
| 第十三回 | 鐵叫子痛詆演劇會 | 金大堅開設新書坊 |
| 第十四回 | 蕭聖手窮途賣字 | 安神醫榮召入都 |
| 第十五回 | 單聘仁設計施騙術 | 鼓上蚤改業作偵探 |
| 第十六回 | 九雲樓時遷慶功 | 鐵路局湯隆辭職 |
| 第十七回 | 開考優拔窮極怪像 | 整頓學堂別出心裁 |
| 第十八回 | 智多星初戲益都縣 | 魏竹臣重建孝子坊 |
| 第十九回 | 吳學究再戲益都縣 | 宋公明籌賑濟州城 |
| 第二十回 | 石碣村三阮辦漁團 | 江州埠吳用開報館 |
| 第二十一回 | 盤報館吳用論行情 | 吃番菜李逵鬧笑話 |
| 第二十二回 | 新舞臺李逵演活劇 | 夜花園解寶出風頭 |
| 第二十三回 | 石秀智取頭彩銀 | 武松大開運動會 |
| 第二十四回 | 梁山黨大會忠義堂 | 陸士諤歸結新水滸 |
以下是《新水滸》的大事年表。請注意《新水滸》缺乏故事性,常以人物之間的簡短對話交代一系列事件,所以下表只能根據片言隻語估計這些事件的大約年期,並假設這些事件發生於同一年期。此書的情節也有前後不一致之處,例如對「李逵在沂水縣坐牢」的時間,一忽兒說是「兩個月」,一忽兒又說是「三個月」。此書在時間上也不能與七十回本《水滸傳》完全接合,因為根據此書推算,只能把「盧俊義驚惡夢」一事繫於宣和二年春季,與七十回本《水滸傳》所說的宣和二年四月略有出入。此外,此書似乎也有重大情節的脫漏,例如全書只詳細記述一次「梁山會」年會的情況(不計成立「梁山會」的那次聚會),但宋江在該次年會作報告時,卻提到他曾在「上期大會」報告其下山業績,而且書中事件歷時兩年多,「梁山會」年會也應曾舉行兩次,因此下表包含「梁山會」第一次年會的大約時間。
| 年期 | 大事 |
|---|---|
| 宣和元年(1119)十月 | 朝廷頒佈《紹述熙豐政事書》,廢除科舉考試。 |
| 宣和二年(1120)春季 | 盧俊義驚惡夢。
林沖、魯智深、戴宗到汴京探聽朝廷消息,發現朝廷改行新法,但存在種種弊端。 高衙內在汴京調戲李亭良妻並陷害李亭良,林沖殺高衙內、高俅。 魯智深大鬧大相國寺,殺智清長老。 林沖等到鄆城縣,發現諮議局議員選舉的舞弊情況。 林沖發現李福全被武三陷害,出手義助李福全。 戴宗道破其神行法甲馬實乃電片,並革除運用神行法須吃素的規定。 梁山舉行大會,吳用提出「文明面目,強盜心腸」之說。 梁山改組為「梁山會」(又稱「梁山黨」),舉行首次選舉,宋江、盧俊義分別當選為正、副會長。此後梁山頭領陸續下山,各創事業。 |
| 宣和二年(1120)夏季 | 蔣敬、時遷在雄州營辦忠義銀行。
鄭天壽在雄州開辦尚德女學堂,鄭天壽妻妹進尚德女學堂讀書,與鄭天壽通姦。 湯隆和劉唐在江州營辦鐵路公司;二張和三阮營辦漁業聯合會;樂和開辦音樂傳習所;周通開辦景虞女學堂;安道全行醫並創辦《醫學報》和醫學堂;皇甫端、白勝開藥房;侯健開辦侯仁記軍服鋪;王英、扈三娘營辦女學堂;陶宗旺媚事蔡得章,獲選東昌府知府,但被免職;蕭讓和金大堅組織合資會社,分別做賣字和刊刻牙章生意。 呼延灼、花榮、秦明、董平、單廷珪、魏定國、張清、宣贊、黃信、郝思文、韓滔、彭玘、索超復任軍官。史進到延安府投奔王進,任軍官。王進告老返京。 李俊、李立、穆弘、穆春、童威、童猛擬在揚陽嶺營辦礦務公司,金國人陌寬霸佔揚陽嶺。李俊等組織揭陽嶺礦務保存會,與金國人談判。 張青在汴京任翰林。 武松在清河縣開設武學會。 宋江在濟州當選諮議局議員。 |
| 宣和二年(1120)約四月 | 吳用聽聞朝廷舉行考職、考優拔試,到鄆城縣學署報名,被敲詐。
林沖在汴京任陸軍學堂監督;柴進任貴胃法政學堂總理。 |
| 宣和二年(1120)五月 | 吳用到汴京,遇林沖和柴進,教二人整頓學堂方法。 |
| 宣和二年(1120)九月 | 凌振營辦鐵廠。 |
| 宣和二年(1120)秋季至宣和三年(1121)春季間 | 王英、扈三娘女學堂被封閉,此後王英專事吊膀子,扈三娘轉營女總會。
陶宗旺在江州開私娼寮。 周通請樂和、侯健到景虞女學堂任教。 張青任翰林失敗,到江州與金大堅和鮑旭合辦印書館。 李應在江州營辦興業銀行,並任商務總會總董。 安道全被召往汴京醫治趙佶(宋徽宗),成為御醫。 陌寬出逃,李俊、童威、童猛佔領揭陽嶺,奪回開礦權,由穆春主理礦務,李俊和二童在東南沿海營辦漁巡隊。 三阮在石碣村營辦漁團。 關勝、徐寧私自下山復任軍官。 盧俊義、燕青在大名府營辦鐵路。 花榮把江浙鐵路私賣給金國人以獲利。 「梁山會」舉行第一次年會。 |
| 宣和二年(1120)冬季 | 孔明、孔亮請吳用到白虎山,吳用初次戲弄益都縣知縣。孔明、孔亮成為白虎山鄉董,吳用在白虎山一帶幫人出謀劃策以賺取酬金。
宋江、朱仝、雷橫、宋清在濟州營辦天災籌賑公所,宋江靠私吞捐款發大財。 |
| 宣和三年(1121)春季 | 鄭天壽姦情被揭發,鄭天壽妻妹之夫章淑人追究鄭天壽,鄭天壽妻妹自殺。 |
| 宣和三年(1121)正月 | 樂和在江州成立戲曲改良會。 |
| 宣和三年(1121)四月 | 李逵在沂水縣被騙財,打死人後被捕下獄。
忠義銀行出現擠提,章淑人控告鄭天壽。蔣敬、時遷夾帶私逃,與鄭天壽同返梁山,然後赴江州。鄭天壽籌辦九雲銀器樓;時遷任警察局偵探;蔣敬任商會幹事員。 益都縣知縣欲誣告吳用勾結盜匪,被吳用再次戲弄並敲詐一筆。 朝廷採納關勝建議,設立海軍,委任孟康為船政大臣,凌振為槍炮製造局總辦。 |
| 宣和三年(1121)五月 | 九雲銀器樓開張。
單聘仁、包上黨、龍桓吉、甄嘯岑到江州行騙,被時遷捕獲並勒索贓款。 吳用到濟州訪宋江,後到石碣村訪三阮。吳用、蕭讓在江州創辦《呼天日報》,專事諷刺官府。 |
| 宣和三年(1121)約六月 | 朱仝請裴宣到沂水縣作辯護士,從獄中救出李逵。李逵到江州投奔吳用,獲安排在西牢做禁卒。
曹正營辦宰牲公司。 蔡福在大名府管理模範監獄;蔡慶管理罪犯習藝所。 解珍任江州北卡委員;解寶任江埠裁判所裁判官。 皇甫端、白勝經營的藥房擴展為華洋大藥房。張青、孫二娘營辦夜花園。 蔡得章收購《呼天日報》。 公孫勝、楊雄、石秀、鄒淵、鄒潤合資買群益彩票,中頭彩。 |
| 宣和三年(1121)約八月 | 王英被誤作革命黨,被抓至大名府,受任為南洋偵探長。 |
| 宣和三年(1121)九月 | 「梁山會」會眾到清河縣參加武松舉辦的運動會。
「梁山會」舉行第二次年會,眾頭領作報告,由裴宣按各人業績定等次。 戴宗探知陸士諤在青浦縣寫作《新水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