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烏龍嶺》全名是《決戰烏龍嶺:梁山英雄的最後一戰》,為當代香港作家天勇(本名劉國英)所著,是《水滸傳》中征方臘故事的改編,講述梁山人馬受招安後經歷征方臘的慘烈戰爭,以及在戰後宋江等人用計避過兔死狗烹厄運的故事。此書一開始講述梁山受招安後,面臨內憂外患:在內部,梁山眾頭領因對招安持不同立場而出現裂痕,個別頭領之間更存在仇恨(例如扈三娘對李逵屠戮扈家莊的怨恨);在外部,朝廷對梁山軍心存疑忌以至剋扣軍餉,令梁山軍與官府的矛盾隨時一觸即發。其時正值摩尼教護法方臘在江南領導教眾起義,梁山軍奉派南下征方臘。
由於摩尼軍頑強抵抗,梁山軍雖然節節勝利,但死傷慘重。同時梁山軍的內部矛盾也更趨嚴重。一方面,假裝好人的宿元景暗地裡培植盧俊義的勢力,令盧俊義不服宋江號令,大大削弱宋江的軍力。另一方面,本來對宋江忠心耿耿的林沖和扈三娘也因同情摩尼軍而離開梁山軍,其中扈三娘更因勸宋江停戰不果轉而加入摩尼軍,在烏龍嶺與宋江正面對敵。由於扈三娘叛投敵軍,朝廷加重對宋江的疑忌,並扣押宋江的家人和親信頭領,脅迫宋江取扈三娘首級以表忠貞,宋江陷入萬分危急的處境。
此時局勢突然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摩尼軍主力雖然隨方臘戰死而敗北,但摩尼教慧明使瑪依娜點化滿身殺孽的李逵,使之成為新任護法,保護摩尼教餘眾逃向南方,令摩尼教得以保存實力。此外,瑪依娜還憑藉其高超易容術,以孫二娘(在此書中為附從盧俊義的反派)的首級偽冒扈三娘首級,供梁山軍獻予朝廷,從而解除宋江的窘境。但宋江洞悉朝廷的奸詐,因而定計脅迫宿元景謊報王英、扈三娘戰死,宋江、李逵被毒死,吳用、花榮自縊,魯智深坐化,武松退隱等假消息,從而打消朝廷逐一清算宋江餘黨的念頭(而附從朝廷的盧俊義卻難逃兔死狗烹的厄運)。此後宋江等隱姓埋名,及至金國入侵,宋江(改名楚江)率領梁山餘眾在洞庭湖起義抗金,全書以楚江等人在洞庭湖對天盟誓而告終。
由於《決戰烏龍嶺》只在香港發行,流通範圍甚為有限,所以知名度不高。不過,此書也有其獨特價值。根據作者在此書《後記》中的自述,作者一直對《水滸傳》中梁山人物(尤其是「啞美人」扈三娘)在征方臘及之後的悲慘結局憤憤不平,因而在盡量保持原著神貌的情況下改寫原著。此書一方面保留了原著中很多情節,例如扈三娘被宋江安排下嫁王英,宿元景奉派招安梁山,梁山軍在征方臘時死傷慘重(某些頭領如盧俊義、楊志、董平、張順的死法也與原著相同)等,另一方面也改寫了部分頭領的際遇和結局,更特別加重扈三娘的戲份,把她說成戀慕宋江,為成全宋江的義氣而甘願下嫁王英,並且在征方臘時受瑪依娜點化而化解了對李逵的怨恨,從而大大降低原著中扈三娘的悲劇色彩。原著中多名梁山頭領的悲慘結局,例如宋江被毒死,吳用自縊,扈三娘戰死等,在此書中也被說成是宿元景被脅迫向朝廷上奏的假消息,從而使原著的悲劇結局變成此書的「小團圓」結局。
在「忠義」問題上,此書抱持與原著不同的態度,不但不把方臘視為反賊,更把摩尼教描寫成導人向善且有真知灼見的宗教,例如把摩尼教慧明使瑪依娜描寫成具有異能的人物,並以摩尼教的一句預言「狼吃八十九,光頭成紅頭」暗示此宗教能預知朱元璋日後開創明朝(從南宋覆亡至明朝開國共歷89年,朱元璋曾做和尚,後來參加反元的紅巾軍)。相反,朝廷和官軍則被描寫成腐敗、兇殘的集團,而附從朝廷的梁山頭領(以盧俊義為首)在此書中也被描寫成反派。至於宋江,在此書中他雖然贊成招安,也有一顆忠君的心,但沒有把他寫成陰險迂腐的人。相反,當他感受到朝廷的疑忌和目睹官軍屠城的暴行後,便感到悔悟。此外,此書也提高了宋江的形象,例如描寫他親率士卒衝鋒陷陣(儘管武功不高),在面對兔死狗烹的危機時不是任由宰割,而是定計揭穿宿元景的真面目,並脅迫宿元景上奏假消息,以保全性命,因此後來才得以在洞庭湖重新起義抗金。
下表總結《決戰烏龍嶺》中梁山頭領的重要事蹟。
梁山頭領 | 重要事蹟 |
---|---|
「白衣秀士」王倫 | 在梁山為林沖所殺 |
晁天王 | 攻打曾頭市時被史文恭射殺 |
「及時雨」宋江(公明)(後改名楚江) | 帶領梁山接受招安並征方臘,因被朝廷疑忌和逼迫而悔悟,定計脅迫宿元景謊報宋江被毒死,改名楚江,其後在洞庭湖起義抗金 |
「玉麒麟」盧俊義 | 因被宋江等設計迫上梁山對宋江懷恨在心,征方臘時獲宿元景暗中培植勢力,不服宋江號令;征方臘後被朝廷以毒酒毒死 |
「智多星」吳用(後改名馬武) | 征方臘後被謊報在宋江墳前自縊,改名馬武,其後在洞庭湖重新參加起義 |
公孫勝 | 原為羅真人弟子,受招安後自請回家修道 |
「大刀」關勝 | 參與征方臘 |
「豹子頭」林沖(後改名林華堂) | 因被官府陷害而迫上梁山,在梁山火拼王倫;征方臘時在宣州被盧俊義脅迫衝陣,後悔悟,到杭州宋江軍營報信後離開梁山軍;其後改名林華堂,在洞庭湖重新參加起義 |
「霹靂火」秦明 | 征方臘時向杭州摩尼軍暗通消息,害死張順;其後在昱嶺關被盧俊義用作阻擋方七佛襲擊的替死鬼 |
呼延灼 | 參與征方臘 |
「小李廣」花榮 | 征方臘後被謊報在宋江墳前自縊,其後在洞庭湖重新參加起義 |
「小旋風」柴進 | 參與征方臘 |
「撲天雕」李應 | 參與征方臘 |
朱仝 | 參與征方臘 |
「花和尚」魯智深 | 征方臘後被謊報在六和寺坐化,其後在洞庭湖重新參加起義 |
「行者」武松 | 征方臘時在烏龍嶺因欲反抗童貫被耿參謀斬斷左臂,其後被謊報退隱山林 |
「雙槍將」董平 | 征方臘時在獨松關為敵將所殺 |
「沒羽箭」張清 | 征方臘時在獨松關陣亡 |
「青面獸」楊志 | 征方臘時在丹徒縣病死 |
「金槍手」徐寧 | 征方臘時在杭州北關門中摩尼軍毒箭,其後在秀州身亡 |
「急先鋒」索超 | 征方臘時在杭州北關門為方七佛所殺 |
「神行太保」戴宗 | 受招安後奉派到江南查知方臘起義消息,後參與征方臘 |
「赤髮鬼」劉唐 | 征方臘時在杭州候潮門陣亡 |
「黑旋風」李逵(後改名李悟) | 因屠戮扈家莊與扈三娘結仇,征方臘時在烏龍嶺被扈三娘擊倒後獲寬恕;其後墮溪,因被瑪依娜所救而悔悟,成為摩尼教護法,改名李悟,被謊報與宋江同飲毒酒而亡 |
「九紋龍」史進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陣亡 |
穆弘 | 征方臘時在杭州染瘟疫病倒 |
雷橫 | 征方臘時在德清縣陣亡 |
李俊 | 參與征方臘 |
「船火兒」張橫 | 征方臘時在杭州染瘟疫病倒 |
「浪裡白條」張順 | 征方臘時企圖潛入杭州湧金門,為摩尼軍所殺 |
阮小七 | 參與征方臘 |
楊雄 | 參與征方臘 |
「拚命三郎」石秀 | 在翠屏山殘殺潘巧雲;征方臘時在昱嶺關被摩尼軍殘殺 |
解珍 | 參與征方臘 |
解寶 | 參與征方臘 |
「浪子」燕青 | 受招安後在梁山射雁,被宋江責備;其後參與征方臘,向宋江報告軍情 |
「丑郡馬」宣贊 | 征方臘時在蘇州飲馬橋陣亡 |
郝思文 | 征方臘時在杭州北關門為摩尼軍所俘,其後被處決 |
韓滔 | 征方臘時在常州陣亡 |
彭玘 | 征方臘時在常州陣亡 |
單廷圭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誤墮陷坑被殺 |
魏定國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誤墮陷坑被殺 |
「聖手書生」蕭讓 | 受招安後被蔡京召去供職 |
歐鵬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被摩尼軍射殺 |
「火眼狻猊」鄧飛 | 征方臘時在杭州北關門為方七佛所殺 |
燕順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為方七佛所殺 |
楊林 | 征方臘時在杭州染瘟疫病倒 |
凌振 | 參與征方臘 |
「小溫侯」呂方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被方七佛推下懸崖同歸於盡 |
郭盛 | 參與征方臘 |
「神醫」安道全 | 征方臘期間被朝廷召回汴京替趙佶治病 |
皇甫端 | 受招安後被朝廷留用 |
「矮腳虎」王英(後改名王雄) | 因曾劫法場救宋江,獲宋江安排娶扈三娘;征方臘時往尋扈三娘,被摩尼軍俘虜,與扈三娘重逢;其後被謊報戰死,改名王雄,後在洞庭湖重新參加起義 |
「一丈青」扈三娘(後改名張敏) | 戀慕宋江,在梁山攻打祝家莊時被捉,後被宋江安排嫁予王英,在梁山拜張清為師,學飛石絕技;征方臘時在潤州救瑪依娜,其後得方臘、瑪依娜點化,放下對李逵仇恨,並加入摩尼軍;在摩尼軍兵敗後被誤以為被扈成射殺,改名張敏,後在洞庭湖重新參加起義 |
「喪門神」鮑旭 | 征方臘時在杭州北關門陣亡 |
孔明 | 征方臘時在杭州染瘟疫病倒 |
「獨火星」孔亮 | 征方臘時在昆山墮水溺斃 |
項充 | 參與征方臘 |
李袞 | 參與征方臘 |
金大堅 | 受招安後被朝廷留用 |
馬麟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為方七佛所殺 |
童威 | 參與征方臘 |
童猛 | 參與征方臘 |
孟康 | 參與征方臘 |
陳達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陣亡 |
楊春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墮入陷坑被殺 |
「白面郎君」鄭天壽 | 征方臘時在宣州陣亡 |
「九尾龜」陶宗旺 | 征方臘時在潤州陣亡 |
樂和 | 受招安後被王都尉召去供職 |
「花項虎」龔旺 | 征方臘時在德清縣陣亡 |
丁得孫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為毒蛇所咬身亡 |
穆春 | 征方臘時在杭州染瘟疫病倒 |
「操刀鬼」曹正 | 征方臘時在宣州身陷敵陣,被盧俊義部下射殺 |
「萬里金剛」宋萬 | 征方臘時在潤州陣亡 |
杜遷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被摩尼馬軍踐踏,生死不明 |
薛永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被摩尼軍亂前射死 |
「金眼彪」施恩 | 征方臘時在常熟墮水溺斃 |
「打虎將」李忠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墮入陷坑被殺 |
「小霸王」周通 | 征方臘時在獨松關陣亡 |
湯隆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被摩尼馬軍踐踏,生死不明 |
鄒淵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被摩尼馬軍踐踏,生死不明 |
朱貴 | 征方臘時在杭州染瘟疫病倒 |
朱富 | 征方臘時在杭州染瘟疫病倒 |
蔡福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被摩尼馬軍踐踏,生死不明 |
李立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被摩尼馬軍踐踏,生死不明 |
「沒面目」焦挺 | 征方臘時在潤州陣亡 |
孫新 | 參與征方臘 |
顧大嫂 | 參與征方臘 |
張青 | 征方臘時在烏龍嶺欲偷襲扈三娘,被摩尼馬軍踐踏而死 |
孫二娘 | 秘密監視扈三娘與宋江關係,征方臘時在烏龍嶺伏擊扈三娘,失手被殺,其首級被瑪依娜用來偽冒扈三娘首級,供梁山軍獻予童貫 |
「活閃婆」王定六 | 征方臘時在宣州被摩尼軍射殺 |
白勝 | 征方臘時在杭州染瘟疫病倒 |
下表總結《決戰烏龍嶺》中梁山軍其他人物(指梁山頭領的親眷)的重要事蹟。
梁山軍其他人物 | 重要事蹟 |
---|---|
宋太公 | 在梁山替宋江看管扈三娘;在梁山受招安後回宋家莊居住,被官軍包圍以作人質,後獲扈三娘解救 |
下表總結《決戰烏龍嶺》中摩尼軍領袖(不包括加入摩尼軍的梁山頭領)的重要事蹟。
摩尼軍領袖 | 重要事蹟 |
---|---|
瑪依娜 | 表面上為弱質啞巴,實質擁有異能,被奉為摩尼教慧明使;在潤州失陷時險被處決,為扈三娘所救,在方臘起義失敗後與教眾逃向南方 |
「聖公」方臘 | 摩尼教護法,在睦州青溪起義,自號「聖公」,建元永樂;在鳥龍嶺中官軍流箭身亡 |
方七佛 | 率軍攻取杭州,成為杭州守將;其後奉派鎮守昱嶺關,戰敗時推呂方墮懸崖同歸於盡 |
方百花 | 方臘義妹,攻打杭州時在湧金門陣亡 |
方杰 | 摩尼軍將領,率軍在烏龍嶺偷襲張招討,其後為盧俊義所殺 |
下表列出《決戰烏龍嶺》中的人物關係。
關係 | 人物 |
---|---|
父子 | 宋太公-宋江 |
夫妻 | 王英-扈三娘、張青-孫二娘 |
《決戰烏龍嶺》全書分為二十八個小節,無回目。
以下是《決戰烏龍嶺》的大事年表。請注意《決戰烏龍嶺》只在故事結尾記載「宣和七年」、「靖康二年」(即建炎元年)和「建炎三年」這三個確切年期,對故事的主體部分(梁山造反、受招安和征方臘)卻沒有交代確切年期,所以下表主要部分的「年期」一欄只能標示「故事第X年」或「故事前X年」。此外,此書對征方臘部分幾乎沒有交代事件發生的月份,因此下表有關這部分的「年期」僅能標以「?」號。
年期 | 大事 |
---|---|
故事前約二十年 | 宋廷開始在江南辦花石綱,導致民怨沸騰。 |
? | 林沖誤入白虎堂,刺配滄州。
林沖被迫上梁山。 林沖在梁山火拼王倫。 宋江在潯陽樓題反詩被捕。其後扈三娘得知反詩,戀慕宋江。 王英劫法場救宋江。 |
故事前五年 | 梁山攻打祝家莊,生擒扈三娘,扈家莊向梁山求和。
梁山攻破祝家莊。李逵屠戮扈家莊,扈成出逃,其後參軍。宋江將扈三娘嫁予王英,收扈三娘為義妹。 |
? | 梁山攻打曾頭市,晁天王被史文恭射殺。宋江等設計迫盧俊義上山,擒捉史文恭。
梁山頭領為是否接受招安分裂為兩派。 扈三娘拜張清為師,學飛石絕技。 宋廷派馬政出使金國。 |
故事第一年七月 | 梁山全伙受招安。 |
故事第一年八月 | 宋江率領梁山人馬到汴京聽候調遣。 |
故事第一年十月 | 摩尼教護法方臘在睦州青溪起義,自號「聖公」,建元永樂。
宋江等奉詔回梁山毀掉山寨。燕青在梁山射雁,被宋江責備。 宋江等回汴京,公孫勝自請回家修道。 扈成欲殺扈三娘,被林沖擊退。 大相國寺住持寶印向宋江、扈三娘贈言。 |
故事第一年十一月 | 摩尼軍攻取衢州、杭州。
趙佶(宋徽宗)採納宋江建議,下罪己詔,停辦花石綱。張招討率官軍征討方臘,梁山軍為先鋒。 |
故事第一年十二月 | 梁山軍攻陷潤州,張招討下令屠城。宿元景暗中培植盧俊義勢力,使其不服宋江號令。
扈三娘在潤州救摩尼教慧明使瑪依娜,為摩尼軍所俘,隨軍南下。方臘、瑪依娜點化扈三娘。 |
? | 梁山軍兵分三路。
宋江攻陷常州、蘇州,秀州投降。 盧俊義迫林沖衝陣,攻陷宣州。林沖悔悟,到杭州宋江軍營報信,離開梁山軍。 盧俊義功陷湖州、獨松關。 梁山水軍攻陷昆山、常熟。 宿元景假意勉勵宋江,迫宋江攻杭州。張順企圖潛入杭州,秦明向摩尼軍暗通消息,張順中伏身亡。 王英被摩尼軍俘虜,與扈三娘重逢。 梁山軍合兵攻陷杭州,杭州爆發瘟疫,多名梁山軍頭領病倒。 童貫統率禁軍南下征方臘。 扈三娘勸宋江停戰,不果。李逵被扈三娘擊倒,獲扈三娘寬恕。扈三娘加入摩尼軍,童貫勒令宋江取方臘、扈三娘首級。 摩尼軍在烏龍嶺戰敗,方臘中官軍流箭身亡。一名摩尼教徒冒充方臘為韓世忠所擒,被童貫搶奪領功,其後在汴京被處決。 李逵墮溪,為瑪依娜所救。李逵悔悟,成為摩尼教新任護法,改名李悟。 扈成、孫二娘偷襲扈三娘,皆失敗,瑪依娜以孫二娘首級偽冒扈三娘首級,供梁山軍獻予童貫。扈三娘重投梁山軍。 朝廷以毒酒毒死盧俊義。 宿元景帶毒酒到揚州訪宋江,宋江迫宿元景謊報宋江等已死或退隱。其後宋江改名楚江。 |
宣和七年(1125) | 童貫率軍抗金,戰敗出逃。其後趙佶禪位於趙桓(宋欽宗)。太學生陳東等彈劾童貫,趙桓誅殺童貫。 |
建炎元年(1127) | 金軍攻陷汴京,俘擄趙佶、趙桓、張招討等。宿元景降金。張招討其後死於五國城。
宋室南渡。楚江率領梁山餘眾在洞庭湖起義抗金。 |
建炎三年(1129)八月 | 韓世忠訪洞庭湖,楚江率領洞庭湖人馬對天盟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