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四寇」是《水滸傳》中大聚義以後情節的別稱。由於《水滸傳》的版本存在繁、簡兩個系統,「征四寇」因而也存在兩個版本,以下分別稱為「繁本征四寇」和「簡本征四寇」,其中「繁本征四寇」就是《水滸全傳》第七十二至一百二十回的別稱。至於「簡本征四寇」,由於簡本《水滸傳》有多種版本和回/卷數(包括一百零四回、一百一十回、一百一十五回、一百二十四回、三十卷等),「簡本征四寇」因而也有多種版本。清代以來某些書商把「簡本征四寇」抽出來獨立成書,書名叫做《征四寇》、《征四寇傳》或《征四寇演義》(有時又稱《後水滸》或《蕩平四大寇傳》),本網頁內容乃建基於筆者多年前在某舊書齋中購得的《征四寇演義》,這應是從「一百一十五回本水滸傳」抽出後四十九回而成的小說。「征四寇」的作者問題跟《水滸傳》一樣樸朔迷離,由於筆者手頭上的《征四寇演義》的《序》書明「征四寇者,即羅貫中所撰續水滸」,所以現假定《征四寇演義》的作者就是元末明初文人羅貫中(本名羅本)。以下簡介《征四寇演義》的內容,並把此書與「繁本征四寇」作一簡單比較。
跟「繁本征四寇」一樣,《征四寇演義》講述在梁山大聚義後,童貫和高俅先後領軍征剿梁山,均告慘敗。此後梁山與朝廷和談,最終接受招安。受招安後,梁山軍即奉詔征討遼國和三支反宋起事力量-河北田虎、淮西王慶、江南方臘,先後獲勝。在征遼和征田虎戰爭中,梁山頭領不僅沒有損傷,而且還收服了大批「河北降將」,大大壯大了梁山軍的陣容。在征王慶戰爭中,大批「河北降將」陣亡,但梁山一百零八名頭領無一人死亡。可是,在征方臘戰爭中,梁山頭領(以及餘下的「河北降將」)死傷慘重。宋江等在班師回朝後,雖獲朝廷封賞,但宋江和盧俊義終被奸臣高俅等謀害,其他頭領則各散東西。
比較《征四寇演義》與「繁本征四寇」,可以發現前者在文字上較粗糙,描寫也較簡略。舉例說,在梁山頭領歐鵬與方臘將領龐萬春的一場殊死戰鬥中,《征四寇演義》只說歐鵬被龐萬春射死,「繁本征四寇」則說歐鵬先接過龐萬春一箭,但不提防龐萬春會發連珠箭,結果仍被射殺。兩相比較,歐鵬雖然都是被射殺,但「繁本征四寇」突顯了歐鵬和龐萬春均武功高強。在故事情節方面,兩個版本在受招安、征遼和征方臘的部分大致相同,但在征田虎和征王慶的部分卻有較大差異,只要比較兩個版本的回目便可以看到這一點(請參閱本網頁和「施耐庵《水滸全傳》」的回目)。在人物方面,《征四寇演義》比「繁本征四寇」多而且雜亂。「繁本征四寇」只提到二十多名「河北降將」,而且這些「河北降將」全部在征王慶以後退出故事。《征四寇演義》卻有七十多名「河北降將」,而且這些「河北降將」還相繼參加征王慶、征方臘戰爭。有些降將(例如孫安、喬道清、馬靈)在征田虎、征王慶戰爭中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其鋒芒幾乎蓋過梁山頭領,征方臘後有些倖存降將更與梁山倖存頭領一起接受朝廷封賞。
根據考證,早期繁本《水滸傳》的文字描寫較詳盡,但沒有田、王故事,此所謂「文繁事簡」;而簡本《水滸傳》的文字描寫則較粗略,但卻有田、王故事,此所謂「文簡事繁」。後來有文人把簡本中的田、王故事加以改寫,並加入到繁本《水滸傳》中,遂成為《水滸全傳》。由此可見,《水滸全傳》中的田、王故事並非原有故事,而是後人加添上去的;而《征四寇演義》包含原有的田、王故事,因此對了解田、王故事的原貌以及簡本《水滸傳》的整體面貌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總括而言,從《征四寇演義》可以看到原有的田、王故事人物雜亂,七十多名「河北降將」中大部分人只有名字,毫無外形、性格的描寫,其出場、結局趨於公式化(例如小說講述梁山軍在懸纏井一口氣便收伏了十八名「河北降將」),欠缺細節描寫,而且還錯漏百出(包含很多人名訛誤,很多人名忽然出現又忽然消失)。雖然有些論者把《水滸全傳》中的田、王故事斥為「假貨」,但後起的田、王故事的確改良了原有的田、王故事,因此如從文藝角度而非考證角度看問題,那麼後起的田、王故事應較原有的田、王故事有價值。
下表總結《征四寇演義》中梁山頭領的重要事蹟。以下梁山頭領的部分綽號和星宿名乃取自「一百一十五回本水滸傳」的前六十六回。
梁山頭領 | 重要事蹟 | |
---|---|---|
綽號 + 姓名 | 星宿名 | |
「呼保義/及時雨」宋江(公明) | 天魁星 | 帶領梁山受招安,征四寇;征遼時假降遼國,計取霸州,又獲九天玄女夢授破陣之法,大破兀顏光;征方臘時在烏龍嶺得烏龍神邵俊救助;征方臘後獲賜官爵,其後被高俅等下毒,在楚州身亡;死後在夢中見趙佶,陳說梁山忠義 |
「玉麒麟」盧俊義 | 天罡星 | 征王慶時在流沙河擒王慶;征方臘後獲賜官爵,其後被高俅等下毒,在淮河墮水溺斃 |
「智多星」吳用(學究;加亮) | 天機星 | 在梁山排九宮八卦陣大破童貫;征王慶時在紅桃山出計嚇倒白夫人異獸;征方臘後獲賜官爵,其後在楚州宋江墓前自縊 |
「入雲龍」公孫勝(一清) | 天閑星 | 征田虎時到二仙山向羅澄求法,擊敗喬道清;征王慶時到馬耳山請神除滅獨火鬼王;征王慶後返回二仙山修道 |
「大刀」關勝 | 天勇星 | 征田虎時到回雁峰遊說唐斌等投附梁山軍;征方臘後獲賜官爵,後在大名府任內墮馬,得病身亡 |
「豹子頭」林沖 | 天雄星 | 征方臘後在杭州病死 |
「霹靂火」秦明 | 天猛星 | 征方臘時在清溪縣為方傑所殺 |
「雙鞭」呼延灼 | 天威星 | 征方臘後獲賜官爵,後參加抗金,陣亡 |
「小李廣」花榮 | 天英星 | 在朝廷第二次招安時在濟州射殺欽差;征方臘後獲賜官爵,其後在楚州宋江墓前自縊 |
「小旋風」柴進 | 天貴星 | 在汴京簪花入禁苑,除去「山東宋江」四字;征方臘時化名柯引,混入幫源洞,並與方金芝成親,後助宋江攻破幫源洞;征方臘後獲賜官爵,後辭官返滄州居住,病亡 |
「撲天雕」李應 | 天富星 | 征方臘後獲賜官爵,其後不知所終 |
「美髯公」朱仝 | 天滿星 | 征方臘後獲賜官爵,其後參加抗金戰爭,建立功勳 |
「花和尚」魯智深 | 天孤星 | 征田虎時墮入緣纏井,後被救出,在霧凝州擒田彪;征方臘時在幫源洞生擒方臘,其後在杭州六和寺坐化 |
「行者」武松 | 天傷星 | 征方臘時在烏龍嶺被包道乙斬斷左臂,其後在杭州六和寺出家 |
「雙槍將」董平 | 天立星 | 征方臘時在獨松關被火砲擊傷,為張韜所殺 |
「沒羽箭」張清 | 天捷星 | 征遼時在玉田縣中天山勇冷箭,得安道全救治;征田虎時混入白虎嶺,與瓊英成親,毒死烏利得安,並遊說瓊英及蘇林嶺眾將士歸附梁山軍;征方臘時在獨松關為厲天閏所殺 |
「青面獸」楊志 | 天暗星 | 征方臘後在丹陽縣病死 |
「金槍手」徐寧 | 天佑星 | 征方臘時在杭州中敵軍毒箭,其後在秀州身亡 |
「急先鋒」索超 | 天空星 | 征方臘時在杭州為石寶所殺 |
「神行太保」戴宗 | 天速星 | 征田虎時拜馬靈為師,獲傳授日行萬里之法;征方臘後獲賜官爵,後辭官到泰安州岳廟出家,大笑而亡,死後在夢中帶趙佶遊梁山泊 |
「赤髮鬼」劉唐 | 天異星 | 征方臘時在杭州為伏兵所殺 |
「黑旋風」李逵 | 天殺星 | 在陳宗善招安時扯詔謗朝廷;征田虎時下緣纏井救出魯智深,在井下鬥雞村遇仙翁;征方臘後獲賜官爵,其後被宋江哄騙飲下高俅等所送毒酒,在潤州身亡 |
「九紋龍」史進 | 天微星 | 征田虎時在涿州擒田虎;征方臘時在昱嶺關為龐萬春射殺 |
「沒遮攔」穆弘 | 天究星 | 征方臘時在杭州病死 |
「插翅虎」雷橫 | 天退星 | 征方臘時在德清縣為司行方所殺 |
「混江龍」李俊 | 天壽星 | 征王慶後曾欲復反,被宋江勸阻;征方臘時在榆柳莊與費保等結義,又到清溪縣假降方臘,助梁山軍攻破清溪縣;征方臘後退隱,其後出海成為暹羅國王 |
「立地太歲」阮小二 | 天劍星 | 征方臘時在烏龍嶺將為敵軍所擒時自刎而亡 |
「船火兒」張橫 | 天竟星 | 征方臘時在杭州病死 |
「短命二郎」阮小五 | 天罪星 | 征方臘時在清溪縣為婁敏中所殺 |
「浪裡白跳」張順 | 天損星 | 抵禦高俅征討時生擒高俅;征方臘時在杭州為守軍所殺,化身為金華太保,附身於張橫殺方天定 |
「活閻羅」阮小七 | 天敗星 | 在陳宗善招安時倒船偷御酒;征方臘時在幫源洞穿著方臘龍袍,後獲賜官爵,因被王稟、趙譚舉報,削除官誥,返回石碣村居住 |
「病關索」楊雄 | 天牢星 | 征方臘後在杭州病死 |
「拼命三郎」石秀 | 天慧星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為雷炯、計稷所領伏兵亂箭射死 |
「兩頭蛇」解珍 | 天暴星 | 征方臘時在鳥龍嶺為守軍襲擊,墮崖身亡 |
「雙尾蠍」解寶 | 天哭星 | 征方臘時在鳥龍嶺為守軍亂箭射死 |
「浪子」燕青(又名燕小乙) | 天巧星 | 在泰安州智撲任原,後到汴京訪李師師,獲趙佶赦詔,並完成招安任務;征遼後在雙林渡射雁,被宋江責備;征方臘時化名雲璧混入幫源洞,助宋江攻破幫源洞;征方臘後退隱 |
「神機軍師」朱武 | 地魁星 | 征方臘後上二仙山追隨公孫勝出家 |
「鎮三山」黃信 | 地煞星 | 征方臘後返回青州任官職 |
「病尉遲」孫立 | 地勇星 | 征方臘後返回登州任官職 |
「醜郡馬」宣贊 | 地傑星 | 征方臘時在蘇州與郭世廣激戰同歸於盡 |
「井木犴」郝思文 | 地雄星 | 征方臘時在杭州為敵軍所俘,其後被處決 |
「百勝將」韓滔 | 地威星 | 征方臘時在常州為高可立、張近仁所殺 |
「天目將」彭玘 | 地英星 | 征方臘時在常州為張近仁所殺 |
「聖水將軍」單廷珪 | 地奇星 | 征方臘時在歙州為伏兵所殺 |
「神火將軍」魏定國 | 地猛星 | 征方臘時在歙州為伏兵所殺 |
「聖手書生」蕭讓 | 地文星 | 隨高俅到汴京,被軟禁,後被救出;征王慶後被蔡京召去,在太師府供職 |
「鐵面孔目」裴宣 | 地正星 | 征方臘後返回飲馬川居住 |
「摩雲金翅」歐鵬 | 地闊星 | 征方臘時在歙州為龐萬春射殺 |
「火眼狻猊」鄧飛 | 地闔星 | 征方臘時在杭州為石寶所殺 |
「錦毛虎」燕順 | 地強星 | 征方臘時在烏龍嶺為石寶所殺 |
「錦豹子」楊林 | 地暗星 | 征方臘後返回飲馬川居住 |
「轟天雷」凌振 | 地輔星 | 征方臘後獲委任職火藥局 |
「神算子」蔣敬 | 地會星 | 征方臘後復為民 |
「小溫侯」呂方 | 地佐星 | 征方臘時在烏龍嶺與白欽激戰同歸於盡 |
「賽仁貴」郭盛 | 地佑星 | 征方臘時在烏龍嶺死於亂軍中 |
「神醫」安道全 | 地靈星 | 征方臘期間被朝廷召到汴京替趙佶治病,後在太醫院供職 |
「紫髯伯」皇甫端 | 地獸星 | 征田虎前在汴京訪許貫忠,促成許貫忠向宋江贈送河北地圖;征王慶後被朝廷留用 |
「矮腳虎」王英 | 地微星 | 征方臘時在烏龍嶺為鄭彪所殺 |
「一丈青」扈三娘 | 地慧星 | 征方臘時在烏龍嶺為鄭彪所殺 |
「喪門神」鮑旭 | 地暴星 | 征方臘時在杭州為石寶所殺 |
「混世魔王」樊瑞 | 地燃星 | 征方臘時在睦州鬥法破包道乙;征方臘後不知所終 |
「毛頭星」孔明 | 地猖星 | 征方臘時在杭州病死 |
「獨火星」孔亮 | 地狂星 | 征方臘時在昆山陣亡 |
「八臂哪吒」項充 | 地飛星 | 征方臘時在烏龍嶺為伏兵亂箭射死 |
「飛天大聖」李袞 | 地走星 | 征方臘時在烏龍嶺為伏兵所殺 |
「玉臂匠」金大堅 | 地巧星 | 征王慶後被朝廷留用 |
「鐵笛仙」馬麟 | 地明星 | 征方臘時在烏龍嶺為白欽、石寶所殺 |
「出洞蛟」童威 | 地進星 | 征方臘後隨李俊退隱出海,在暹羅當官 |
「翻江蜃」童猛 | 地退星 | 征方臘後隨李俊退隱出海,在暹羅當官 |
「玉旛竿」孟康 | 地滿星 | 征方臘時在鳥龍嶺為敵軍砲彈打死 |
「通臂猿」侯健 | 地遂星 | 征方臘時在海鹽附近墮海溺斃 |
「跳澗虎」陳達 | 地周星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為雷炯、計稷所領伏兵亂箭射死 |
「白花蛇」楊春 | 地隱星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為雷炯、計稷所領伏兵亂箭射死 |
「白面郎君」鄭天壽 | 地異星 | 征方臘時在宣州死於亂軍中 |
「九尾龜」陶宗旺 | 地理星 | 征方臘時在潤州陣亡 |
「鐵扇子」宋清 | 地俊星 | 征方臘後返回鄆城縣居住 |
「鐵叫子」樂和 | 地樂星 | 隨高俅到汴京,被軟禁,後被救出;征王慶後被王晉卿召去,在駙馬府供職 |
「花項虎」龔旺 | 地捷星 | 征方臘時在德清縣為伏兵亂箭射死 |
「中箭虎」丁得孫 | 地速星 | 征方臘時在歙州為毒蛇所咬身亡 |
「小遮攔」穆春 | 地鎮星 | 征方臘後返回揭陽鎮居住 |
「操刀鬼」曹正 | 地嵇星 | 征方臘時在宣州被敵軍射殺 |
「雲裏金剛」宋萬 | 地魔星 | 征方臘時在潤州陣亡 |
「摸著天」杜遷 | 地妖星 | 征方臘時在清溪縣作戰重傷身亡 |
「病大蟲」薛永 | 地幽星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為雷炯、計稷所領伏兵亂箭射死 |
「金眼彪」施恩 | 地伏星 | 征方臘時在常熟陣亡 |
「打虎將」李忠 | 地僻星 | 征方臘時在昱嶺關為雷炯、計稷所領伏兵亂箭射死 |
「小霸王」周通 | 地空星 | 征方臘時在獨松關為厲天閏所殺 |
「金錢豹子」湯隆 | 地孤星 | 征方臘時在清溪縣作戰重傷身亡 |
「鬼臉兒」杜興 | 地全星 | 征方臘後不知所終 |
「出林虎」鄒淵 | 地短星 | 征方臘時在清溪縣作戰重傷身亡 |
「獨角龍」鄒潤 | 地角星 | 征方臘後返回登雲山居住 |
「旱地蔥」朱貴 | 地囚星 | 征方臘時在杭州病死 |
「笑面虎」朱富 | 地藏星 | 征方臘後不知所終 |
「鐵臂膊」蔡福 | 地平星 | 征方臘時在清溪縣作戰重傷身亡 |
「一枝花」蔡慶 | 地損星 | 征方臘後返回大名府居住 |
「催命判官」李立 | 地奴星 | 征方臘時在清溪縣作戰重傷身亡 |
「青眼虎」李雲 | 地察星 | 征方臘時在歙州為王寅所殺 |
「沒面目」焦挺 | 地惡星 | 征方臘時在潤州陣亡 |
「石將軍」石勇 | 地醜星 | 征方臘時在歙州為王寅所殺 |
「小尉遲」孫新 | 地數星 | 征方臘後返回登州居住 |
「母大蟲」顧大嫂 | 地陰星 | 征方臘後返回登州居住 |
「菜園子」張青 | 地刑星 | 征方臘時在歙州死於亂軍中 |
「母夜叉」孫二娘 | 地壯星 | 征方臘時在清溪縣作戰重傷身亡 |
「活閃婆」王定六 | 地劣星 | 征方臘時在宣州被敵軍射殺 |
「險道神」郁保四 | 地健星 | 征方臘時在清溪縣作戰重傷身亡 |
「白日鼠」白勝 | 地耗星 | 征方臘時在杭州病死 |
「鼓上蚤」時遷 | 地偷星 | 征方臘時在清溪縣作戰重傷身亡 |
「金毛犬」段景住 | 地狗星 | 征方臘時在海鹽附近墮海溺斃 |
下表總結《征四寇演義》中三寇(即河北田虎、淮西王慶和江南方臘)手下降將和治下義民的重要事蹟。
三寇降將/義民 | 重要事蹟 |
---|---|
許貫忠 | 皇甫端故友,曾在田虎手下負責畫宮殿及地圖,後脫離田虎,隱居汴京;在梁山軍征田虎前向宋江贈送河北地圖,助梁山軍征田虎 |
盧元顯 | 田虎手下玉門關將領,在玉門關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越江城為劉悌所殺 |
馮山 | 田虎手下玉門關將領,在玉門關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東鷲嶺被獨火鬼王燒死 |
山景隆 | 田虎手下玉門關將領,在玉門關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越江城為伏兵所殺 |
曹洪 | 田虎手下金烏嶺將領,在金烏嶺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東鷲嶺為救宋江被獨火鬼王燒傷,其後在洮陽傷重而死 |
盛本 | 原為大名府軍官,因被高俅陷害投附田虎,成為玉門關將領,在金烏嶺兵敗後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越江城中伏兵箭,傷重而死 |
池方 | 田虎手下蘇林嶺將領,在積雪岩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越江城被擒,其後被處決 |
「拔山力士」唐斌 | 在蒲東殺知府後出逃,路經回雁峰遇文仲容,被推為寨主,後被關勝遊說投附梁山軍;征方臘後獲賜官爵,其後參加抗金戰爭,建立功勳 |
「撼山力士」文仲容 | 回雁峰頭領,隨唐斌投附梁山軍;征方臘時在杭州為伏兵射殺 |
「移山力士」崔埜 | 回雁峰頭領,隨唐斌投附梁山軍;征方臘後獲賜官爵,其後參加抗金戰爭,建立功勳 |
「劈山力士」乜恭 | 回雁峰頭領,隨唐斌投附梁山軍;征方臘時亡故 |
葉清 | 田虎手下蘇林嶺將領,在蘇林嶺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引張清混入白虎嶺,並作媒使張清與瓊英成親;征王慶時在越江城中危昭德箭,傷重而死 |
「屠龍手」孫安 | 田虎手下蘇林嶺將領,在蘇林嶺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到白虎嶺搬取家眷時被田豹拘捕,後被救出,並力擒田豹;征王慶時在九灣河病死 |
孫岳 | 孫安兒子,在白虎嶺隨孫安投降梁山軍;征方臘後獲賜官爵,其後在征剿山賊時中流矢身亡 |
鄂全忠 | 田虎手下蘇林嶺將領,在蘇林嶺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王慶後回鄉 |
瓊英 | 田虎手下白虎嶺將領,在白虎嶺嫁予張清後被張清遊說投降梁山軍;征方臘時在德清縣病死 |
山士奇 | 田虎手下大同關守將,在蘇林嶺被張清、瓊英遊說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洮陽死於亂軍中 |
貢士隆 | 田虎手下蘇林嶺將領,被張清、瓊英遊說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越江城死於亂軍中 |
朱達得 | 田虎手下蘇林嶺將領,被張清、瓊英遊說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洮陽為黃仲實所殺 |
懷英 | 田虎手下蘇林嶺將領,被張清、瓊英遊說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越江城墮水溺斃 |
申屠禮 | 田虎手下蘇林嶺將領,被張清、瓊英遊說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越江城死於亂軍中 |
于茂 | 田虎手下蘇林嶺將領,被張清、瓊英遊說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紅桃山墮水溺斃 |
洪資 | 田虎手下蘇林嶺將領,被張清、瓊英遊說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密慶寺為陳龍所殺 |
司存孝 | 田虎手下蘇林嶺將領,被張清、瓊英遊說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密慶寺為馮虎所殺 |
陸祥 | 田虎手下蘇林嶺將領,被張清、瓊英遊說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洮陽死於亂軍中 |
宗得真 | 田虎手下蘇林嶺將領,被張清、瓊英遊說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紅桃山死於亂軍中 |
喬道清 | 羅澄師弟,因破戒出逃,投附田虎,成為蘇林嶺軍師,在蘇林嶺以法術擊敗梁山軍,後被公孫勝擊敗,被張清、瓊英遊說投降梁山軍,其後在懸纏井以法術大破卞祥,收伏馬靈等;征王慶時在紅桃山定計破除白夫人妖術;征王慶後返回二仙山修道 |
相士成 | 田虎手下白虎嶺將領,在白虎嶺兵敗後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秦州死於亂軍中 |
金真 | 田虎手下白虎嶺將領,在白虎嶺兵敗後投降梁山軍,其後在魏州為伏兵所殺 |
胡遠 | 田虎手下白虎嶺將領,在白虎嶺兵敗後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秦州死於亂軍中 |
梅玉 | 田虎手下白虎嶺將領,在白虎嶺兵敗後投降梁山軍,其後在魏州為伏兵所殺 |
秦英 | 田虎手下魏州將領,在白虎嶺兵敗後投降梁山軍,其後在魏州為伏兵所殺 |
宋得 | 田虎手下白虎嶺將領,在白虎嶺兵敗後投降梁山軍,其後在魏州為伏兵所殺 |
潘迅 | 田虎手下魏州將領,在白虎嶺兵敗後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擔任嚮導,並到楊柳莊請葉光孫助戰;征方臘時在烏龍嶺為敵軍射殺 |
潘速 | 田虎手下白虎嶺將領,在白虎嶺兵敗後投降梁山軍;征方臘時在烏龍嶺為鄭彪所殺 |
楊芳 | 田虎手下魏州將領,在白虎嶺兵敗後投降梁山軍,其後在魏州為伏兵所殺 |
陸清 | 田虎手下白虎嶺將領,在白虎嶺兵敗後投降梁山軍,其後在魏州為伏兵所殺 |
姚期 | 田虎手下白虎嶺將領,在白虎嶺兵敗後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梁州為上官義所殺 |
姚約 | 田虎手下白虎嶺將領,在白虎嶺兵敗後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梁州為上官義所殺 |
林茂 | 田虎手下白虎嶺將領,在白虎嶺兵敗後投降梁山軍,其後在魏州為伏兵所殺 |
李忠 | 田虎手下白虎嶺將領,在白虎嶺兵敗後投降梁山軍,其後在魏州為伏兵所殺 |
白玉 | 田虎手下白虎嶺將領,在白虎嶺兵敗後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梁州死於亂軍中 |
王信 | 田虎手下白虎嶺將領,在白虎嶺兵敗後投降梁山軍,其後在魏州為伏兵所殺 |
馮昇 | 田虎手下白虎嶺將領,在白虎嶺兵敗後投降梁山軍,其後在魏州為伏兵所殺 |
房玄度 | 田虎手下石羊山守將,在石羊山被擒後投降梁山軍 |
安仁美 | 田虎手下獅子嶺將領,在獅子嶺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王慶時在九灣河為聞人世崇射殺 |
柏森 | 田虎手下獅子嶺將領,梁山軍攻獅子嶺時投附梁山軍;征王慶後在石祁城患病,後不知所終 |
「小華光」馬靈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在懸纏井被擒後投降梁山軍,並向戴宗傳授日行萬里之法,又帶兵攻霧凝州,擒田彪;征王慶時助公孫勝到馬耳山請神除滅獨火鬼王,並到白虎城取水破除白夫人妖法;征方臘後獲賜官爵,,後不知所終 |
邊文進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在懸纏井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方臘後出家 |
武能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在懸纏井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方臘時在潤州陣亡 |
戎江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在懸纏井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方臘時亡故 |
索賢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在懸纏井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方臘時在烏龍嶺為石寶所殺 |
黨世隆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在懸纏井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方臘時在烏龍嶺為石寶所殺 |
凌光傳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在懸纏井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方臘時亡故 |
張瑾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在懸纏井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方臘時在昱嶺關為雷炯、計稷所領伏兵亂箭射死 |
郁正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在懸纏井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方臘時亡故 |
邢玉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在懸纏井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方臘時亡故 |
林旺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在懸纏井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方臘時亡故 |
項忠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在懸纏井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方臘時在獨松關墮崖而死 |
段志仁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在懸纏井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方臘時亡故 |
陳雷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在懸纏井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方臘後出家 |
倪宣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在懸纏井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方臘時在德清縣為伏兵亂箭射死 |
苗道成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在懸纏井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方臘時在德清縣為伏兵亂箭射死 |
倪光南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在懸纏井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方臘時亡故 |
陸招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在懸纏井被擒後投降梁山軍;征方臘後出家 |
卞祥 | 田虎手下龍蟠州守將,梁山軍攻龍蟠州時暗通梁山軍,並誘田虎至龍蟠州,摧毀田虎主力,投降梁山軍;征王慶後在石祁城病死 |
卞江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隨卞祥投附梁山軍;征王慶後留在石祁城照顧卞祥,後返回家鄉 |
李勝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隨卞祥投附梁山軍;征王慶時在白牛嶺死於亂軍中 |
范簡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隨卞祥投附梁山軍;征王慶時在紅桃山死於亂軍中 |
余呈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隨卞祥投附梁山軍;征王慶時在梁州為上官義所擒,其後在洮陽被處決 |
任光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隨卞祥投附梁山軍;征王慶時在石祁城為劉敏所殺 |
于玉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隨卞祥投附梁山軍;征王慶時在石祁城為黃施俊射殺 |
吳德真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隨卞祥投附梁山軍;征王慶時在梁州為李東所殺 |
朱元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隨卞祥投附梁山軍 |
江度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隨卞祥投附梁山軍;征王慶時在梁州為上官義所殺 |
許宣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隨卞祥投附梁山軍;征王慶時在駱谷口中箾死 |
沈安仁 | 田虎手下龍蟠州將領,隨卞祥投附梁山軍;征王慶時在駱谷口為于立所殺 |
蕭引鳳 | 王慶手下梁州將領,被擒後投降梁山軍,返梁州作內應,助梁山軍攻取梁州,城陷時為李東所殺 |
蕭引凰 | 王慶手下梁州將領,被擒後投降梁山軍,返梁州作內應,助梁山軍攻取梁州,城陷時為李東所殺 |
葉光孫 | 楊柳莊莊主,率領楊柳莊民從駱谷救出李逵等,並助梁山軍攻取洮陽,功成後回歸故里 |
胡顯 | 王慶治下越江城軍校,在越江城藏匿燕青,並投附梁山軍,助梁山軍攻取越江城,城陷時死於亂軍中 |
胡俊 | 王慶治下越江城軍校,投附梁山軍,助梁山軍攻取越江城,城陷時死於亂軍中 |
汪克明 | 王慶手下太史,多次勸王慶投降不果,其後在梁山軍攻秦州時開城迎降,獲授官職 |
金節 | 方臘手下常州副將,梁山軍攻常州時投附梁山軍;其後獲授官職,並參加抗金,在中山陣亡 |
「赤鬚龍」費保 | 原為強人,佔據榆柳莊,後率領榆柳莊助梁山軍攻取蘇州,功成後返回榆柳莊;其後隨李俊出海至暹羅 |
「捲毛虎」倪雲 | 原為強人,佔據榆柳莊,後助梁山軍攻取蘇州,功成後返回榆柳莊;其後隨李俊出海至暹羅 |
「太湖蛟」高青 | 原為強人,佔據榆柳莊,後助梁山軍攻取蘇州,功成後返回榆柳莊;其後隨李俊出海至暹羅 |
「瘦臉熊」狄成 | 原為強人,佔據榆柳莊,後助梁山軍攻取蘇州,功成後返回榆柳莊;其後隨李俊出海至暹羅 |
段愷 | 方臘手下秀州守將,梁山軍攻秀州時投降,獲授官職 |
袁評事 | 被迫附從方臘,成為方臘手下富陽縣解糧官,在杭州被捉後投降梁山軍,並助梁山軍攻取杭州,其後獲授官職 |
下表總結《征四寇演義》中梁山軍其他人物(包括梁山頭領/降將的親眷)的重要事蹟。
梁山軍其他人物 | 重要事蹟 |
---|---|
宋太公 | 宋江父親,在宋江受招安後返回鄆城縣居住,征方臘戰爭結束前亡故 |
秦玉蘭 | 金節妻子,在常州鼓勵金節投附梁山軍 |
宋安平 | 宋清兒子,征方臘戰爭後出生,其後應科舉當官 |
下表列出《征四寇演義》中的人物關係。有關梁山頭領之間的關係,請參閱「施耐庵《水滸全傳》」中的「『前七十一回』人物關係」。
關係 | 人物 |
---|---|
父子 | 宋清-宋安平、孫安-孫岳、卞祥-卞江 |
兄弟 | 姚期-姚約、蕭引鳳-蕭引凰、胡俊-胡顯 |
夫妻 | 張清-瓊英、金節-秦玉蘭 |
第一回 | 柴進簪花入禁苑 | 李逵元夜鬧東京 |
第二回 | 四柳村除奸斬淫婦 | 三對證表義見英雄 |
第三回 | 燕青智撲擎天柱 | 李逵壽張喬坐衙 |
第四回 | 小七倒船偷御酒 | 李逵扯詔謗朝廷 |
第五回 | 吳加亮布五方旗 | 宋公明排八卦陣 |
第六回 | 梁山泊十面埋伏 | 宋公明兩贏童貫 |
第七回 | 十節度議收梁山泊 | 宋公明一敗高太尉 |
第八回 | 秦明雙奪韓存保 | 宋江兩敗高太尉 |
第九回 | 張順鑿漏海鰍船 | 宋江三敗高太尉 |
第十回 | 燕青月夜遇道君 | 戴宗定計賺蕭讓 |
第十一回 | 梁山泊分金大買市 | 宋公明全夥受招安 |
第十二回 | 宋公明奉詔破大遼 | 陳橋驛揮淚斬小卒 |
第十三回 | 宋江兵打薊州城 | 俊義大戰玉田縣 |
第十四回 | 宋公明大戰獨鹿山 | 盧俊義兵陷青石峪 |
第十五回 | 兀顏光陣列混天象 | 宋公明夢受玄女法 |
第十六回 | 宋公明破陣成功 | 宿太尉頒恩降詔 |
第十七回 | 五台山宋江參禪 | 雙林渡燕青射雁 |
第十八回 | 宿太尉保舉宋江 | 盧俊義分兵征討 |
第十九回 | 盛提轄舉義投降 | 元仲良憤激出家 |
第二十回 | 眾英雄大會唐斌 | 瓊郡主配合張清 |
第二十一回 | 公孫勝再訪羅真人 | 沒羽箭智伏喬道清 |
第二十二回 | 宋江兵會蘇林嶺 | 孫安大戰白虎關 |
第二十三回 | 魏州城宋江祭諸將 | 石羊關孫安擒勇士 |
第二十四回 | 盧俊義計攻獅子關 | 段景住暗認玉欄樓 |
第二十五回 | 宋江夢中朝大聖 | 李逵異境遇仙翁 |
第二十六回 | 喬道清法迷五千兵 | 宋公明義釋十八將 |
第二十七回 | 卞祥賣陣平河北 | 宋江得勝轉東京 |
第二十八回 | 徽宗降敕安河北 | 宋江承命討淮西 |
第二十九回 | 高俅恩報柳世雄 | 王慶被陷配淮西 |
第三十回 | 王慶遇龔十五郎 | 滿村嫌黃達鬧場 |
第三十一回 | 王慶打死張太尉 | 夜走永州遇李傑 |
第三十二回 | 快活林王慶使棒 | 段三娘招贅王慶 |
第三十三回 | 宋公明兵渡呂梁關 | 公孫勝法取石祁城 |
第三十四回 | 李逵受困駱谷口 | 宋江智取洮陽城 |
第三十五回 | 宋公明夜游玩景 | 吳學究帷幄談兵 |
第三十六回 | 燕青潛入越江城 | 李雄敗死白牛鎮 |
第三十七回 | 孫安病死九灣河 | 李俊乘雲渡越江 |
第三十八回 | 公孫勝馬耳山請神 | 宋公明東鷲嶺滅怪 |
第三十九回 | 宋江攻打秦州城 | 王慶戰敗走胡朔 |
第四十回 | 公孫勝歸養親闈 | 宋公明敕征方臘 |
第四十一回 | 張順夜伏金山寺 | 宋江智取潤州城 |
第四十二回 | 盧俊義分兵宣州道 | 宋公明大戰毗陵郡 |
第四十三回 | 寧海郡宋江弔孝 | 湧金門張順歸神 |
第四十四回 | 宋江智取寧海軍 | 張順魂捉方天定 |
第四十五回 | 盧俊義分兵歙州道 | 宋公明大戰烏龍嶺 |
第四十六回 | 睦州城箭射鄧元覺 | 烏龍嶺神助宋公明 |
第四十七回 | 盧俊義大戰昱嶺關 |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
第四十八回 | 魯智深杭州坐化 | 宋公明錦衣還鄉 |
第四十九回 | 宋公明神聚蓼兒洼 | 徽宗帝夢遊梁山泊 |
以下是《征四寇演義》的大事年表。請注意相較於「繁本征四寇」,《征四寇演義》删去了故事情節中的多個年月季節,因此以下年表的「年期」一欄包含較多「?」號。此外,由於《征四寇演義》中征田虎、征王慶故事的時間過長,全書結局的時間延至靖康元年(該書誤作宣和八年),但在歷史上,靖康元年開始時趙佶便退位,因此《征四寇演義》的結局部分與歷史年代有相牴之處。
年期 | 大事 |
---|---|
宣和三年(1121) | 王慶與柳世雄比武,擊敗柳世雄。
王慶遇李傑。 王慶被高俅陷害下獄,發配李州。 王慶在路口鎮遇龔端,替龔端送信至四路鎮給龔正,在四路鎮打敗黃達。 王慶到達李州牢城營。 王慶棒打龐元。張世開為龐元報仇,開始尋事虐打王慶。 |
宣和三年(1121)正月 | 宋江等到汴京。柴進簪花入禁苑,見四大寇姓名,除去「山東宋江」四字。
宋江訪李師師。李逵夜鬧汴京,宋江回梁山。 李逵、燕青在四柳村喬捉鬼。 王江、董海冒充宋江、柴進,在荊門鎮搶走劉太公女兒。李逵回梁山砍倒杏黃旗。 李逵、燕青在牛頭山殺王江、董海,救劉太公女兒。李逵負荊請罪。 |
宣和三年(1121)三月 | 燕青在泰安州智撲任原。
李逵在壽張縣喬坐衙。 |
宣和三年(1121)四月 | 陳宗善到梁山招安,阮小七倒船偷御酒,李逵扯詔謗朝廷。童貫征討梁山。 |
? | 吳用排九宮八卦陣,一敗童貫。
吳用設十面埋伏,二敗童貫。 高俅征討梁山,梁山一敗高俅。 高俅請聞煥章為參謀。 梁山二敗高俅。 朝廷再次派使到濟州招安梁山,花榮射殺欽差。 |
宣和三年(1121)十一月 | 梁山三敗高俅,高俅等被擒。
梁山釋放高俅,派蕭讓、樂和隨行,留聞煥章為質。其後蕭讓、樂和在汴京被高俅軟禁。 |
宣和四年(1122) | 王慶殺張世開,在永鎮城重遇李傑。
王慶投奔吳太公,後又轉投龔正。 王慶打死黃達,逃至淮西,投奔范全。 王慶在快活林遇段三娘。 王慶與段三娘成親。 王慶殺龐元,在東留村夢見前世劉慶。 王慶投奔紅桃山,打敗廖立,奪寨主之位。 王慶在紅桃山招兵買馬,勢力漸盛。 李傑、龔端、龔正投奔紅桃山。其後王慶自稱秦王,建元興國,霸佔淮西。 |
宣和四年(1122)春季 | 遼國入寇,侵佔宋國九州之地。 |
宣和四年(1122)正月 | 燕青到汴京訪李師師,遇趙佶,獲赦詔。
趙佶派宿元景招安梁山。 |
宣和四年(1122)二月 | 梁山泊全伙受招安。 |
宣和四年(1122)三月 | 梁山泊分金大買市。
梁山軍到汴京聽候調遣。 |
? | 梁山軍奉詔征遼。
宋江在陳橋驛揮淚斬小卒。 梁山軍攻取密雲縣、檀州、玉田縣、薊州。 |
宣和四年(1122)六月 | 遼國派歐陽侍郎招降宋江。
梁山軍在薊州歇暑。宋江等上二仙山拜訪羅真人,獲賜法語。 |
? | 宋江假降遼國,計取益津關、文安縣、霸州。
公孫勝鬥法破賀重寶,梁山軍攻取幽州。 |
宣和四年(1122)十一月 | 兀顏光擺太乙混天陣,擊敗梁山軍。宋江獲九天玄女夢授破陣之法,大破兀顏光,圍攻燕京(誤作幽州)。遼國主耶律得輝向宋國求和,宋遼達成和議。
宋江等上五臺山拜訪智真長老,獲賜偈語。梁山軍班師回朝。 |
宣和四年(1122)十二月 | 燕青在雙林渡射雁,被宋江責備。
梁山軍返汴京。 |
宣和五年(1123)正月 | 宋江奉詔征討河北田虎。 |
? | 皇甫端在汴京訪許貫忠,許貫忠向宋江贈送河北地圖。
關勝在凌州擊敗來侵之河北軍。 梁山軍攻取大同關、玉門關、金烏嶺。 飛狐寨守將元仲良攻金烏嶺,兵敗被擒。梁山軍攻取飛狐寨,元仲良到天王堂出家。 宋江攻打蘇林嶺,為喬道清法術所敗。 關勝到回雁峰遊說唐斌等投附梁山軍。 葉清引張清混入白虎嶺,張清與瓊英成親。 公孫勝二仙山向羅澄求法,梁山軍擊敗喬道清,收伏孫安、鄂全忠。 張清在白虎嶺毒死烏利得安,並勸瓊英歸附梁山軍。 張清、瓊英到蘇林嶺遊說喬道清等投降,梁山軍佔領蘇林嶺。 孫安到白虎嶺搬取家眷,被田豹拘捕。梁山軍攻取白虎嶺,救出孫安,擒田豹,並收降多名將領。 梁山軍攻取魏州、石羊山。 |
宣和五年(1123)十一月 | 梁山軍攻取獅子嶺,收伏柏森。 |
? | 魯智深墮入緣纏井。宋江夢見大聖,知喬道清等身世。 |
宣和六年(1124)約春季 | 李逵下懸纏井救出魯智深,在井下鬥雞村遇仙翁。
卞祥率軍迎戰梁山軍,喬道清在懸纏井以法術大破卞祥,收伏馬靈等。 梁山軍攻取霧凝州,馬靈、魯智深擒田彪。 卞祥暗通梁山軍,誘田虎至龍蟠州,摧毀田虎主力,投降梁山軍,梁山軍攻取龍蟠州。 梁山軍攻取沁州,田虎逃奔涿州,史進擒田虎,攻取涿州。 梁山軍班師回朝。 |
宣和六年(1124)約夏季 | 梁山軍返汴京,田虎等在汴京被處決。
梁山軍奉詔征討淮西王慶。 |
? | 梁山軍攻取呂梁關、石祁城。 |
宣和六年(1124)八月 | 梁山軍攻取梁州。 |
宣和六年(1124)九月 | 梁山軍攻洮陽,李逵等誤入駱谷被困。葉光孫率領楊柳莊民救出李逵等,並助梁山軍攻取洮陽。 |
? | 梁山軍攻越江城,失利。
梁山軍攻取白牛鎮、九灣河。孫安在九灣河病死。 梁山軍攻取越江城。 梁山軍在東鷲嶺為獨火鬼王所阻,公孫勝和馬靈到馬耳山請神除滅獨火鬼王。 梁山軍除滅白夫人,攻取紅桃山。 梁山軍在密慶寺大破王慶,攻打秦州。 |
宣和六年(1124)十二月 | 汪克明投降梁山軍,梁山軍攻取秦州。王慶出逃,在流沙河為盧俊義所擒。
卞祥、柏森在石祁城患病,鄂全忠退隱。梁山軍班師回朝。 王慶在汴京被處決。 公孫勝、喬道清回二仙山修道。 |
宣和七年(1125)正月 | 朝廷禁止梁山軍士入汴京,李俊等欲復反,被宋江勸阻。
揚州富戶陳將士意圖投附方臘。 梁山軍奉詔征討江南方臘。 |
? | 梁山軍殺陳將士,攻取潤州。
梁山軍攻取丹陽縣。梁山軍兵分三路。 金節投降梁山軍,宋江攻取常州。 盧俊義攻取宣州、湖州。 宋江攻取無錫縣。 梁山水軍攻取江陰、太倉、昆山、常熟。 李俊等在榆柳莊與費保等結義,費保助宋江攻取蘇州。 段愷在秀州投降梁山軍。 柴進、燕青離軍南下當細作。 朝廷召安道全到汴京替趙佶治病。 張順在杭州中伏身亡,化身為金華太保。 盧俊義攻取獨松關,盧俊義軍別部攻取德清縣。 梁山軍合兵攻取杭州,張順附身於張橫殺方天定。 杭州瘟疫流行,多名梁山軍頭領病倒。 柴進、燕青化名柯引、雲璧混入幫源洞。柴進與方金芝成親。 梁山軍兵分兩路。 宋江攻取桐廬縣,大戰烏龍嶺。包道乙、鄭彪以法術大敗宋江,烏龍神邵俊救助宋江。 樊瑞鬥法破包道乙,宋江攻取睦州、烏龍嶺。 盧俊義攻取昱嶺關、歙州。 李俊等到清溪縣假降方臘,梁山軍合兵攻取清溪縣。 柴進、燕青助宋江攻破幫源洞,方金芝自縊,魯智深擒方臘。 阮小七穿著方臘龍袍,被王稟、趙潭看見。 |
宣和七年(1125)八月 | 梁山軍返回杭州,魯智深在六和寺坐化,武松等留在六和寺出家。 |
宣和七年(1125)九月 | 林沖、楊志、楊雄病亡。
梁山軍班師回朝。燕青、李俊等退隱。 |
? | 梁山軍返汴京,朝廷封賞梁山頭領。方臘被處決。
宋江衣錦還鄉,重修九天玄女廟。 戴宗辭官到泰安州嶽廟出家,其後大笑而亡。 王稟、趙潭舉報阮小七穿著方臘龍袍事,阮小七被削除官誥,返鄉居住。 柴進辭官返鄉居住。 高俅等謀毒害宋江、盧俊義。 盧俊義中毒身亡。 |
靖康元年(1126)(誤作宣和八年)四月 | 宋江和李逵中毒身亡。吳用、花榮在宋江墓前自縊。 |
? | 戴宗在夢中帶趙佶遊梁山泊,見宋江,趙佶下令在梁山泊建靖忠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