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頁以列表形式比較《蕩寇志》、《水滸中傳》、《水滸別傳》和《血仍未冷》中雷將/散仙(指《蕩寇志》中所列的三十九名雷將和十八名散仙,以及《水滸中傳》、《水滸別傳》和《血仍未冷》中的對應人物)的重要事蹟,所列人物包括出現於上述四部小說中至少兩部的雷將/散仙。
| 姓名 | 俞萬春《蕩寇志》 | 姜鴻飛《水滸中傳》 | 王中文《水滸別傳》 | 李國華《血仍未冷》 |
|---|---|---|---|---|
| 張叔夜 | 原為地方官吏,在海州蕩平江州賊徒,又在曹州蕩平麟山強人;後升任朝廷大臣,鏟除高俅,並蕩平方臘和宋江;其後抗金失敗,在金軍營中絕食死 | 統率官軍征討並收降梁山;其後金國入侵時曾假降金國以保存河間府百姓 | 宋國軍官,統領官軍討平小宋江,其後部分部下參加姚平仲兵變,統兵協助平定兵變 | 宋國經略使,負責在荊南、宛州等地整頓軍務;其後奉命拆除梁山泊山寨,遣散眾嘍囉。 |
| 張伯奮 | 在海州助張叔夜蕩平江州賊徒,後隨張叔夜蕩平方臘和宋江 | 隨張叔夜征討梁山 | 宋國軍官,隨張叔夜討平小宋江,其後協助平定姚平仲兵變 | |
| 張仲熊 | 在海州助張叔夜蕩平江州賊徒,後隨張叔夜蕩平方臘和宋江 | 隨張叔夜征討梁山 | 宋國軍官,隨張叔夜討平小宋江,其後協助平定姚平仲兵變 | |
| 雲天彪 | 原為地方軍官,收降清真山,攻取萊蕪、泰安府、嘉祥縣、南旺營;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並查勘各地深山窮谷,定防盜之策,其後出版《春秋大論》,躋身儒林 | 隨高俅征討梁山,兵敗 | 大名府軍官、雲家莊地主,謀奪田家莊土地,被武松擊敗,被迫放棄地權;其後參加姚平仲兵變,在汴京為燕青射殺 | 原為宋國揚州都監,投附方臘,奪佔山東一半地,並攻佔梁山泊,被方臘封為靠山王;後兵敗逃回揚州,被欒廷玉奪權軟禁,其後發動兵變重奪揚州,在梁山軍攻破揚州後被處決 |
| 陳希真 | 拜張真人為師,在汴京練成五雷都籙大法,與陳麗卿合謀懲治高世德後投奔劉廣,後上猿臂寨並成為第三任寨主,攻取青雲山;受招安後統兵剿寇,攻取蒙陰、兗州、新泰、濮州;隨張叔夜蕩平梁山後上廬山修道 | 將女兒陳麗卿嫁予高衙內,隨高俅征討梁山兵敗,後因陳麗卿案件棄官到龍虎山修道 | 玉虛宮道長,在玉虛宮被武松打傷,其後參加姚平仲兵變欲稱帝,在黃河南岸為孫二娘所殺 | 藥王谷寨主,替忽來道人收藏神仙果以製作神仙粥;後投附遼國,成為遼國國師,其後在青石峪為公孫勝所殺 |
| 鄧宗弼 | 原為地方軍官,率軍大破鹽山軍,後隨張叔夜蕩平方臘和宋江,又蕩平鹽山 | 作「鄧從雲」;隨張叔夜征討梁山 | 宋國軍官,隨張叔夜討平小宋江,其後隨姚平仲兵變,在汴京為徐寧所殺 | 雲天彪手下東平府守將,進攻東昌府時為史進、孫立所殺 |
| 辛從忠 | 原為地方軍官,率軍大破鹽山軍,後隨張叔夜蕩平方臘和宋江,又蕩平鹽山 | 作「辛從中」;隨張叔夜征討梁山 | 宋國軍官,隨張叔夜討平小宋江,其後隨姚平仲兵變,在汴京為徐寧所殺 | 遼軍將領,在青石峪為武松所殺 |
| 張應雷 | 原為地方軍官,後隨張叔夜蕩平方臘和宋江,又蕩平虎翼山 | 隨張叔夜征討梁山 | 宋國軍官,隨張叔夜討平小宋江,其後隨姚平仲兵變,在汴京為徐寧所殺 | 宋國興隆縣軍官,在樹林聚賭,得罪趙佶;其後被李綱撤職 |
| 陶震霆 | 原為地方軍官,後隨張叔夜蕩平方臘和宋江,又蕩平蛇角嶺 | 作「陶宗福」;隨張叔夜征討梁山 | 宋國軍官,隨張叔夜討平小宋江,其後隨姚平仲兵變,在汴京為徐寧所殺 | 江南山賊,企圖殺害林沖,為寶龍公主所殺 |
| 龐毅 | 在夢熊河除滅豬婆龍,獲畢應元舉薦隨雲天彪剿寇,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作「龐義」;原為宋國軍官,出兵遼國時兵敗,被迫降遼,梁山軍攻薊州時投降;征遼戰爭結束後投奔种師道 | 滄州官軍將佐,隨魯紹和征討鹽山、清真山、冷艷山,在滄州城外為花榮射殺 | 宋國陽平縣縣令,與張鳴珂合謀侵吞公款,被趙佶知悉;其後被李綱法辦 |
| 劉廣 | 原為地方軍官,在沂州被高封陷害革職,後被阮其祥誣告通匪,逃上猿臂寨落草;受招安後隨陳希真剿寇,其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隨高俅征討梁山,兵敗 | 鄆城縣鄉軍首領,隨徐槐征討太行山,在黑煞嶺被擒,其後被釋放 | 遼國大名府守將,在梁山軍攻陷大名府時為李逵、項充、李袞所擒,被處決 |
| 苟桓 | 因牽涉苟邦達案件在汴京被捕,為陳希真所救後先後投奔真祥麟、范成龍,後上猿臂寨並成為第二任寨主,後讓位於陳希真;受招安後隨陳希真剿寇,其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猿臂寨頭領,梁山軍攻陷猿臂寨後逃至望蒙山落草,其後隨祝永清上龍虎山修道 | 遼軍將領,在青石峪為林沖所殺 | |
| 畢應元 | 在曹州計誘錢吉洩露宋江刺殺侯蒙真相,後任青州知府,隨雲天彪剿寇;其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宋軍將領,隨童貫駐守探日峰,後隨楊可世攻幽州梁山軍,兵敗後到獲鹿城與梁山軍作對,被花榮射殺 | 遼國檀州長官,在梁山軍攻檀州時企圖出走,為韋揚隱等所阻,並被敲詐財寶;在梁山軍攻陷檀州時為張清、朱仝、雷橫所殺 | |
| 祝永清 | 拜欒廷芳為師,征討猿臂寨時被魏虎臣迫害,被迫投附猿臂寨;受招安後隨陳希真剿寇,其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最終在韜光山修道 | 隨高俅征討梁山被擒,獲釋後私回汴京與陳麗卿通姦,事洩後逃上猿臂寨落草,梁山軍攻猿臂寨時投附梁山軍;征方臘後獲賜官爵,後被誣造反,殺欽差後上龍虎山修道 | 原為紫蓋山頭領,後佔據白頭山、紫蓋山、平頂山、對日峰並任對日峰寨主;其後隨徐槐征討太行山,在黑煞嶺為張清所殺 | 祝家莊公子,因奪去赤兔馬而引致梁山泊攻打祝家莊,在祝家莊被破後出逃;後投附遼國,成為霸州守將,在梁山軍攻霸州時欲獻城投降,被晁蓋拒絕,其後被部將趙仕泳射殺 |
| 陳麗卿 | 在汴京被高世德迫婚,懲治高世德後投奔劉廣,後上猿臂寨落草;受招安後隨陳希真剿寇,隨張叔夜蕩平梁山後到天柱峰靜修,其後成仙,在牛渚山收伏一百零八名魔君 | 在汴京嫁予高衙內,後與祝永清通姦,事洩後殺高衙內,逃上猿臂寨落草,後假扮扈三娘刺殺侯蒙,梁山軍攻猿臂寨時投附梁山軍;征方臘後獲賜爵位,後被誣造反,殺欽差後上龍虎山修道 | 原為玉虛宮道姑,參加姚平仲兵變時被擒,後獲赦;後隨高俅征討太行山,兵敗後到獲鹿城與梁山軍作對,為花榮射殺 | 陳希真女兒,假意助花榮攻取益津關,其後在益津關欲行刺花榮,為寶龍公主所殺 |
| 雲龍 | 原為風雲莊成員,到馬陘鎮投附雲天彪,助雲天彪剿寇;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其後闡揚儒教,躋身儒林 | 雲家莊公子,謀奪田家莊土地,在雲家莊被武松打敗致殘 | 雲天彪兒子,進攻東昌府時被公孫勝所領梁山軍亂箭射死 | |
| 劉慧娘 | 小時獲老尼傳授兵法戰陣及奇門遁甲,隨劉廣上猿臂寨落草,受招安後隨陳希真剿寇,在新柳城以器械擊退梁山軍,後患吐血症;治癒後隨雲天彪剿寇,大破奔雷車;隨張叔夜征討梁山時造沉螺丹攻破後泊,蕩平梁山後寂滅 | 原為雲家莊媳婦,後離家出走,隨高俅出征太行山,說服高俅將軍權讓給呼延珏;其後又到獲鹿城與梁山軍作對,獲鹿城失陷後投降,被放走 | 原為天清觀女道士,忽來道人女徒弟;後逃至大名府,計誘呂方、郭盛偷襲大名府,其後重施故技,被吳用識破,為董平所殺 | |
| 風會 | 原為風雲莊莊主,到馬陘鎮投附雲天彪,助雲天彪剿寇,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東光寨軍官,與魯紹和合力抵抗梁山軍,兵敗後被擒 | 雲家莊成員,與雲太公、劉慧娘合謀欲害董平、扈三娘,為時遷所殺 | |
| 傅玉 | 拜欒廷玉為師,原為地方軍官,後轉投雲天彪麾下,助雲天彪剿寇,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宋國泰寧府知府,送禮至泰安府祝賀蓋天賜納妾時為梁山軍擒捉,後被押返泰寧府賺開城門,為燕順所殺 | ||
| 蓋天錫 | 因弟弟在滄州被李逵殺害,與梁山有仇,後成為地方官吏,在鄆城縣偵破蔡京謀害楊騰蛟一案,又在曹州偵破宋江刺殺侯蒙案;其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宋廷官員,任開封府府尹期間勾結童貰陷害萬福全、郭雲程;後隨童貫監督征遼,在涿州辱罵宋江,為李逵所殺 | 作「蓋天賜」;宋國泰安府知府,娶第六房小妾時被梁山襲取泰安府,為王英所殺 | |
| 金成英 | 到濟南投奔賀太平,後得賀太平引薦,以張繼名義率軍收復曹州;其後隨張叔夜蕩平方臘和宋江 | 宋國興隆縣兵馬總管,縱容部下聚賭,被趙佶知悉;其後被李綱撤職 | ||
| 哈蘭生 | 正一村首領,在青州饑饉期間賑濟饑民;其後在正一村團練鄉勇,統率鄉勇剿滅山賊,並隨雲天彪剿寇,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奉遼國主耶律得輝命佔據猿臂寨並作遼國內應,向遼國建議招納梁山泊歸降,後出計刺殺侯蒙以阻梁山受招安;在梁山軍征討猿臂寨時為顏路子所殺 | 作「哈飛龍」;回回鄉勇首領,支援徐槐征討太行山,兵敗後在靈壽縣附近被擒,其後被釋放 | 歸化三莊莊主,投附雲天彪,後劫去雲天彪數千金珠;其後在呂方、郭盛率軍蕩平歸化三莊時為呂方所殺 |
| 劉麒 | 被阮其祥拘捕至沂州下獄,後被救上猿臂寨;受招安後隨陳希真剿寇,其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鄆城縣鄉軍頭目,隨徐槐征討太行山,在黑煞嶺被擒,其後被釋放 | 雲天彪手下將領,在揚州為唐格、王中楚所領刀斧手所殺 | |
| 孔厚 | 原為地方官吏,在劉廣上猿臂寨後與劉廣暗通消息,協助治好劉慧娘吐血症後隨雲天彪剿寇;其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大名府參謀,欲將妹妹孔平淑獻予梁世傑不遂,企圖將孔平淑活埋,案件揭發後被流放 | 雲天彪手下將領,在兗州附近為解珍、解寶所殺 | |
| 真祥麟 | 原為馬陘鎮軍官,在馬陘鎮藏匿苟桓、苟英,後同上猿臂寨落草,受招安後隨陳希真剿寇,在陳希真二打兗州時假裝被真大義斬殺以成裡應外合之計,後又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遼國檀州將領,在梁山軍攻檀州時拋百姓下城以脅迫梁山軍;檀州陷落後逃奔薊州,後為朱仝所殺 | ||
| 欒廷玉 | 在祝家莊被破後隱居更生山,受欒廷芳邀請投附猿臂寨,受招安後隨陳希真剿寇,其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原為龍頭寨教師,龍頭寨被破後為羅真人所擒,被釋放後投奔對日峰,隨徐槐征討太行山,在黑煞嶺兵敗後投降梁山軍;征遼/戰金後獲授官職 | 雲天彪手下兗州守將,奪佔揚州並軟禁雲天彪,其後為雲天彪所殺 | |
| 康捷 | 原為种師道部將,助范成龍帶參仙血到兗州替劉慧娘治病,後隨張叔夜蕩平方臘和宋江 | 通過張鳴珂欲在興隆縣謀取官職,後被張鳴珂舉薦為興隆縣縣令;其後被李綱法辦 | ||
| 范成龍 | 在蘭山縣藏匿苟桓、苟英,後因恐知縣謀害,上猿臂寨落草,受招安後隨陳希真剿寇,到高平山取參仙血替劉慧娘治病;其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猿臂寨寨主,服屬忽來道人,欲害董平、扈三娘,為扈三娘所殺 | ||
| 楊騰蛟 | 在南旺營被迫附從梁山,後起義驅逐梁山軍,因被蔡京謀害,殺劉世讓後到高平山投奔徐和;後被張叔夜招攬,助張叔夜蕩平麟山,並隨張叔夜蕩平方臘和宋江 | 大名府軍官,率軍助徐槐征討太行山,兵敗 | 遼軍將領,在青石峪為林沖所殺 | |
| 祝萬年 | 拜欒廷芳為師,被真祥麟劫上猿臂寨後投附猿臂寨,受招安後隨陳希真剿寇,其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先後為紫蓋山、白頭山、平頂山、對日峰頭領,在探日峰為魯智深所殺 | 雲天彪手下東昌府將領,中計引公孫勝等入東昌府,為董平所殺 | |
| 歐陽壽通 | 拜王升為師,在馬陘鎮被雲天彪招攬,隨雲天彪剿寇,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雲天彪手下東昌府將領,中計引公孫勝等入東昌府,為解珍、解寶所殺 | ||
| 韋揚隱 | 助金成英收復曹州,隨童貫征方臘戰敗後投奔徐槐,其後隨徐槐征梁山;徐槐死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遼國檀州將領,在梁山軍攻檀州時敲詐賀太平、畢應元,後為董平所殺 | ||
| 李宗湯 | 在投奔徐槐,隨徐槐征梁山;徐槐死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宋國泰寧府兵馬都監,隨傅玉送禮至泰安府,被梁山軍擒捉,為燕順所殺 | ||
| 劉麟 | 隨劉廣上猿臂寨落草,受招安後隨陳希真剿寇,其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鄆城縣鄉軍頭目,隨徐槐征討太行山,兵敗後死於亂軍中 | ||
| 唐猛 | 在高平山打死獨角金錢豹,助范成龍捉參仙,後隨陳希真、雲天彪剿寇;其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原在太湖任竇海仁鷹犬,竇海仁被殺後到汴京先後成為高世德和張雄暉鷹犬;其後在汴京擺生死擂,被燕青打死 | 遼國檀州將領,在梁山軍攻檀州時拋百姓下城以脅迫梁山軍;在梁山軍攻陷檀州後被處決 | |
| 聞達 | 在大名府失陷後落職,到正一村助哈蘭生剿滅山賊,後復任軍官,隨雲天彪剿寇,其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隨張叔夜征討梁山,出計請周侗收伏盧俊義和林沖 | 大名府軍官,奉派到阜平鎮對抗太行軍,被擒上望仙山,後被釋返回大名府;武松等大鬧大名府時棄梁世傑、陳玄忠不顧 | 宋國將領,隨高俅第二次征討梁山;其後隨趙桓征方臘,在湖州中伏被殺 |
| 欒廷芳 | 受祝萬年邀請投附猿臂寨,受招安後隨陳希真剿寇,其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先後為紫蓋山、白頭山、平頂山、對日峰頭領;隨徐槐征討太行山,在黑煞嶺被擒,其後被釋放 | 遼軍將領,在青石峪為林沖所殺 | |
| 王進 | 因被高俅迫害投附种師道,後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宋軍將領,隨童貫駐守探日峰,後隨楊可世攻幽州梁山軍,兵敗後到獲鹿城與梁山軍作對,獲鹿城失陷後逃奔大名府,被充軍 | 宋國將領,隨趙桓征遼;其後成為殿前驃騎將軍,奉命誅殺高俅家族並處決忽來道人(化名匆米道長),獲賜赤兔馬 | |
| 賀太平 | 原為地方官吏,提拔雲天彪、蓋天錫、金成英、張鳴珂、畢應元等;後升任朝廷大臣,誅除童貫,並隨張叔夜蕩平梁山 | 遼國檀州長官,在梁山軍攻檀州時企圖出走,為韋揚隱等所阻,並被敲詐財寶;在梁山軍攻陷檀州時為張清、朱仝、雷橫所殺 | ||
| 陳念義 | 隱居天台山,在高平山助范成龍取得參仙血,以救劉慧娘命 | 大運河上惡霸,欲侵犯扈三娘,為扈三娘所殺 | ||
| 徐和 | 拜陳念義為師,隱居高平山,收留楊騰蛟,並向張叔夜舉薦楊騰蛟,又助范成龍捉參仙,其後到鄆城縣向徐槐提議攻梁山計策 | 原為許貫忠鷹太,說服冷艷山強人投附官軍,並助魯紹和攻陷鹽山、清真山,後兵敗;誘拐裴玉芝事敗後投附遼國和金國,並為完顏兀朮繪製「金軍入中原五路嚮導圖」,其後在軒轅頂為鄧威娘射殺 | 大運河上惡霸,欲侵犯扈三娘,為扈三娘所殺 | |
| 徐槐 | 原為地方官吏,在汴京蕩平元陽谷強人,其後到梁山臨訓盧俊義,並率軍征梁山,佔領山前水泊,攻破頭關、二關;在梁山二關為公孫勝所殺 | 鄆城縣知縣,統率官軍征討梁山,兵敗,後又在高俅征梁山時出兵助戰,又敗;後攝於梁山威勢而成為好官 | 靈壽縣縣官,糾集靈壽縣、鄆城縣、大名府、對日峰等地官軍、鄉軍征討太行山,兵敗後在真定府被擒 | 宋國泰安府知府,帶兵接應高俅敗軍,被梁山軍襲破泰安府,被花榮射殺 |
| 召忻 | 召家村首領,統率召家村民助官府剿寇,迫使梁山訂立盟約;攻破新泰後歸隱東浦,羽化登仙 | 探日峰教師,隨楊可世攻幽州梁山軍,為李應所殺 | 宋國將領,隨高俅第二次征討梁山,為林沖所殺 | |
| 劉永錫 | 曹南山道人,以法術戲阻宋江,使宋江放棄襲取寧陵 | 作「筍冠仙」;與人參仙一起助完顏兀朮逃避梁山軍追捕,在怒蛇山被李立毒死 | 雲天彪手下東平府副將,進攻東昌府時為扈三娘所殺 | |
| 任森 | 拜陳念義為師,被徐槐招攬,隨徐槐蕩平元陽谷並征梁山,在梁山二關與徐寧激戰同歸於盡 | 鄉軍首領,隨徐槐征討太行山,在黑煞嶺被擒,其後被釋放 | 藥王谷副寨主,為董平所殺 | |
| 顏樹德 | 在薊州打死人後出逃,流浪至汴京行乞,被徐槐招攬,隨徐槐蕩平元陽谷並征梁山,被吳用行反間計陷害,後助徐槐將計就計,在徐槐被殺後頭觸徐槐棺木而死 | 作「顏路子」;隨徐槐征討梁山,與秦明相認,後又隨高俅征討梁山,被高俅疑忌,投附梁山;征猿臂寨時詐降哈蘭生,攻破猿臂寨,征方臘後獲賜官爵 | 鄆城縣鄉軍首領,隨徐槐征討太行山,在黑煞嶺被擒,其後被釋放 | 忽來道人座下護法,在藥王谷為無心所殺 |
| 張鳴珂 | 原為地方官吏,在曹州協助偵破宋江刺殺侯蒙案,又在儀封縣偵破宋江行刺陳希真案和蔡京勾結梁山案;其後抗金失敗,在金軍營中自刎 | 宋國地方知府,利誘興隆縣知縣陸天俊任用康捷不遂,迫殺陸天俊,並與龐毅合謀侵吞公款,被趙佶知悉;其後被李綱法辦 | ||
| 汪恭人 | 丈夫汪學士早亡,家藏梁山地圖,後向徐槐獻圖,並提議攻梁山計策 | 徐槐妻子,隨高俅征討太行山,兵敗後到獲鹿城與梁山軍作對,獲鹿城失陷後投降,被放走 | 猿臂寨頭領,服屬忽來道人,欲害董平、扈三娘,為扈三娘所殺 | |
| 徐青娘 | 丈夫顏釐早亡,曾請徐和、汪學士協助洗脫顏樹德冤情,後到鄆城縣提議攻梁山計策,並隨徐槐攻梁山;在徐槐被殺後退隱高平山,無疾而終 | 徐槐女兒,隨高俅征討太行山,在獲鹿城為高猊所擒後釋放,後到獲鹿城與梁山軍作對,為花榮射殺 | 隨劉慧娘兩次計誘梁山軍偷襲大名府,為解珍、解寶所殺 | |
| 李成 | 在大名府失陷後落職,後獲聞達舉薦投附雲天彪,隨雲天彪剿寇,梁山攻清真營時被擒,假意降梁山,後伺機反正;最終在萊蕪為魯智深所殺 | 隨張叔夜征討梁山 | 大名府軍官,武松等大鬧大名府時棄梁世傑、陳玄忠不顧 | 宋國將領,隨趙桓征方臘,在湖州中伏被殺 |
| 苟英 | 因牽涉苟邦達案件在汴京被捕,為陳希真所救後先後投奔真祥麟、范成龍,後上猿臂寨落草,負責看守九陽神鐘;其後受招安,在梁山攻禹功山時死於亂軍中 | 猿臂寨頭領,梁山軍攻陷猿臂寨後逃至望蒙山落草,其後隨祝永清上龍虎山修道 | 雲天彪手下將領,進攻東昌府時為董平、扈三娘所殺 | |
| 王天霸 | 隨欒廷玉投附猿臂寨,受招安後隨陳希真剿寇;在汶河渡與梁山軍戰鬥傷重而死 | 月牙峰將領,謀叛高齊,在太行山被花榮射瞎左眼;其後投附遼國,在瀛州為歐鵬所殺 | 江南山賊首領,企圖截劫花榮等,為武松所殺 | |
| 賈夫人 | 山東鎮撫將軍張繼之妻,代張繼主理軍務,率軍助徐槐攻梁山,在張繼死後退出戰事 | 徐槐義妹,隨高俅征討太行山,兵敗後到獲鹿城與梁山軍作對,獲鹿城失陷後投降,被放走 | 隨劉慧娘兩次計誘梁山軍偷襲大名府,為解珍、解寶所殺 | |
| 魯紹和 | 原為青州知府,與雲天彪合作禦寇;後調任泰安府知府,梁山攻陷泰安府時自刎 | 山東軍官,統率滄州官軍攻陷鹽山、清真山,被梁山擊敗後被擒 | 雲天彪手下將領,進攻東昌府時為董平、扈三娘所殺 | |
| 梁橫 | 曹州軍官,梁山攻陷曹州時自刎 | 雲天彪手下東平府將領,為扈三娘所殺 | ||
| 魏輔梁 | 假意助李應守兗州,與陳希真裡應外合攻破兗州後退隱九仙山 | 宋軍將領,隨童貫駐守探日峰,後隨楊可世攻幽州梁山軍,為董平所殺 | 雲天彪軍師,助雲天彪鎮守梁山泊,隨雲天彪逃奔揚州,其後不知所終 | |
| 真大義 | 假意投附梁山,與陳希真裡應外合攻破兗州;其後在汶河渡為武松所傷致殘,退隱九仙山 | 真家莊莊主,隨趙良嗣暗結完顏兀朮,被梁山軍圍攻;後隨楊可世攻幽州梁山軍,戰敗後在真家莊為莊兵亂箭射死 | 猿臂寨頭領,服屬忽來道人,欲害董平、扈三娘,為扈三娘所殺 |

